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感悟
2009-07-01卢恩军
卢恩军
1、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有时间的保证
为了培养学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创新”性的学习,还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尝试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应该有机会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设置“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数学课主要是学习间接的数学知识,因此,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要适当改造,让它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因素。在许可的情况下,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数学的某些规律性。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2、更新观念,作好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正确的数学论证手段,教导学生重点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最终形成思维上的具体。不应依旧抱着“头悬梁,锥刺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迫使学生疲惫地奔波于无际的题海之中。
3、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高中基础学科新课程改革适应形势、面向未来,服务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纵观数学新教材,重点增加学生对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培养,其中的观点阐述、体例论证、内容衔接均比以前有了显著改进。值得注意的是,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提供的“唯一”或“标准”答案少了,可照搬照抄的东西少了,标准新了,要求高了,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了。如此一来,数学教师难以再靠吃老本来维持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堂呈现出开放的动态性。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研究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为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加强知识量的积累,并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作为高中数学教材的实施者,在吃透大纲,精研教材的前提下,要重新考虑新旧知识的纵向延伸与横向联系,瞄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与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努力学习数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数学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有意识地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此外,在备课上多下工夫,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尊重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可能问题或突发情况有备而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随意性、片面性和主观性。最终实现由单一数学专业知识结构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在内的高度统一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化:由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由对知识的被动接纳型结构向主动创造型结构转化。通过对新知识的主动选择与吸收,改造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4、让学生自主地探究
反思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发现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
“听”也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教与学的模式表面上看教师讲得“潇洒”,学生听得“入胜”,但慢慢地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就退化了,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实际上,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作适度点拨;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自觉构建认知结构。
这次课改实施过程中,笔者尝试在“备、讲、练、查、辅”这几个本来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环节上作了改革:提前布置学案让学生“备课”;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讲课”;通过提供范例让学生模仿命题,笔者从学生的命题中再筛选组合成卷,实现学生“自查”;通过考查,笔者和科代表等几个学生组成“公关”小组,对掌握知识稍差的学生共同“辅导”,以避免笔者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些做法使学生学得自觉更使笔者教得轻松,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