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感悟
2009-07-01许凤贤
许凤贤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很多尝试,在尝试的同时不断地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的主体活动,变成学生探求世界的通道等问题。伴随思考和尝试,课程改革迈出坚实的脚步,在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改革。
1、改变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探
索、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
要想轻松驾驭课堂,就要增强学生兴趣。笔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教学的尺度。第一节课,笔者以生动录音播放引言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又从演示我国及世界的著名建筑的影碟入手,让学生从现实中理解数学、捕捉数学模型,并谈谈对所看到的事物有何感受、有何启发,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引课是很关键的,笔者利用书中的有趣的插图和带有引导性和点拨性的语言,这些都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再加上精心设置的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很自然地进入所要探究的问题情境中。设计好每个问题放手的时间,不给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去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课上笔者多使用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看谁思维快、看谁算得准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燃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针对课改精神,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还要有针对性,要让差生学会,还得让尖子生吃饱,所以每节课都给中上的学生点稍微拔高题。不管怎样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不可少,比如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算得快、算得准,尽可能做到当堂小测试,这样得到的信息是直接而准确的。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置评价机制,满分者可获小红花,小组第一者可得小红旗,使每名学生都能为自己争荣誉,为小组争光。为了更好地调控课堂和班级,成立兴趣小组,将班级分成4大组,每组设品学兼优的小组长,他们能帮助教师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可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避免课上学生做的题,教师批改不到的问题:个别问题小组便可解,解决不了的,再由学生共同探讨;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课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合作交流,真正实现朋友式的教学。
2、掌握知识要点和题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师生双边活动,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师生的互动。让学生置身于适当的学习活动中,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在教师指导、引导下,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发现和猜测数学概念、结论,从而使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掌握数学知识。师生共同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又一本质特征,是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本质认识的提升,是对教学相长的发展。
数学教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造成数学的难懂、难教、难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讲够,难点知识讲透。每一个知识点渗透的题型讲到位,每一个基本题型的几种基本解法要讲到点。让学生每学完一个新的知识,大脑里留下一个最实质性的记忆:这个知识点原来有这几个题型,这个题型就是这几种常见解法。数学知识的学习结果,就是要学会解题、学会思想、学会做人。教师每讲授完一节一章,要问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会了多少;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明白了多少:知识要点和题型牢牢地掌握没有。既然数学学习是一种探究过程,是一种活动,那就要落实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情景、活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检查活动的效果。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得以进步、提高和发展。
3、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同时,教育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这次课程改革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引导教师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课改的核心目的。数学教学应由过去的“以学科为本”转变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之下,数学课堂教学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创设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活”起来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创造自立探究与交流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