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2009-07-01刘晓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分层数学教师

刘晓霞

1、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最先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曲折的思维过程,以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1.1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情景,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教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1.2设置问题情景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启发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仅有趣味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启发性,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一个虚拟的场景:6只小动物在动物乐园举行骑车比赛,这些车的轮子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圆形的、不规则形状的。随着发令枪一响,屏幕上出现各种车开动的动画,很多车子上下颠簸,车上的小动物苦不堪言、丑态百出。只有坐在圆轮车上的小猴美滋滋的,四平八稳,舒服极了。这时画面戛然而止,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能夺得第一名呢?”学生在开心、诙谐的情境中兴致盎然,在笑声中他们不禁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圆轮的车子跑得既快又平稳,而其他的车子却不能呢?这样就揭开问题探究的序幕。

2、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看书、板书和作业要强化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书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叶圣陶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读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课前让学生看书预习,在课中让学生看书自习,在课后让学生看书复习,都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获得积极情感与态度的场所。这些目标的达成,光靠眼睛和耳朵,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古语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百遍不如手写一遍。书写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写,既是思维外化的过程,也是思维格式化的成果。教师的写(板书),比之课件的电子虚拟、一闪而过,有着无法替代的示范作用,更能显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思维的演变程序。而学生的写(作业),更是别人无法代替的。特别是一些计算教学课,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模仿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无从谈起。

3、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分层施教的做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3.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智力诸方面的情况,把学生分成4个层次,数学课前,每个层面的学生带好数学书、作业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分坐到各自的学习小组。当然,也不是每节课都如此,如不需要分层施教的则提前通知学生仍按自然座位坐。

3.2授课分层,备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分层授课时,前15分钟让一二学习小组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中相应的习题。完成后,同桌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练习。同时,教师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学生教学新课。接下来用10分钟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则用这个时间听取一二学习小组学生质疑并通过提问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最后15分钟,教师则给一二学习小组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同时教师检查三四学习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再给第三学习小组的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给第四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完成简单的练习。

猜你喜欢

分层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