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承转合”音乐课堂教学

2009-07-01冯宝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师生创设

冯宝芹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依据,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春风里,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几经试验和修改,确定了“起、承、转、合”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起、承、转、合”是一种音乐结构形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起”即创设情境,兴趣导入;“承”是师生对课本中的乐曲和相关音乐知识“欣赏、分析、讨论、创新”;“转”既有质疑、解惑,又有知识的外延和拓展;“合”是对知识脉络的梳理和整合。

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忽视科学、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做不到学以致用。教学环节单调重复,从而使本该充满美的享受的音乐课堂变得呆板且没有新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从提高。

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积极地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不断的尝试和试验,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确立适应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音乐“起、承、转、合”的课堂模式。它是教师精心设计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求异、探究创新、共识升华,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

1)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善于激趣。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础内容和基本技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合作交流,引导创新实践。

下面是音乐“起、承、转、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1)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自然进入课题。如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生命之歌”,学生一进教室在背景音乐《我和你》中首先看到笔者的欢迎辞。亲爱的同学们:欢迎第一次来到高中音乐殿堂!在这里我们一起挖掘世界各地的艺术瑰宝;徜徉于千姿百态的民族风情;领略更多音乐大师的个性风采;你将有幸步入一个更加广阔神奇的音乐海洋!让我们在这个课堂上都做一个快乐舞蹈的音符吧!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学习也将是快乐的!

又如《生活之音》,让学生去搜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声音或音乐展示给同学,并讲出自己为什么选择这种声音?通过不同形式的“起”使课堂之初就有亮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自然进入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

2)多种形式的欣赏和分析,让课堂“活”而有序。例如“贝多芬”一课开展辩论赛:贝多芬的人生是悲惨的吗?以课代表为主持人,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整理笔者给出的资料,开展得热火朝天,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敢于把课堂放手给学生,但也要张弛有度.使课堂动起来。

3)知识的探究和拓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使课堂更丰富多彩。与时代、热点、学生关注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了解时代、地域、人物等,辨别是非,提升情感,培养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

4)这节课得到什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即使这课师生互动很好,气氛热烈,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那么这个课堂再热闹也是课堂资源的浪费,是“无用功”的课堂。所以不要只过于注重师生互动,还要与知识相结合,要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自己知道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能力。这也是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所在。

在进行音乐“起、承、转、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积极。学生也更喜欢音乐课,每次去上课都能感受到学生的盼望,所以总想给学生制造更多的惊喜,也感受到学生给教师带来的一次次的惊喜。笔者认为这就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师生的共赢,是一直追求的理想课堂。当然,音乐“起、承、转、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不很成熟,也不太完善,还需要共同的不懈努力,理想课堂才会不断发展,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师生创设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