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2009-07-0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先学数学

吕 丽

现代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等四个阶段”。听、读属于信息输入加工形式,说、写属于信息输出加工形式。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必须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1、听

1.1听教师上课:课堂教学一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好数学语言,会读数学课本,掌握数学概念,用活数学公式,掌握数学解题基本技巧等。这也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都要抓住重点,讲清关键性的步骤。

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的引导,讲究“导”的艺术。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的“先学后讲课课练”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精神,立足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后讲”,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体系。先学后讲的“讲”字,不是说教师简单的教,而是讲疑问、克难点,巧分析、善比较,讲规律、勤综合。强调针对性、典型性、量力性,难易适中。整个上课的过程,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要做到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要让学生能体验到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因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数学,主动学数学。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突出核心知识,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1.2听同学发言: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同学学习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2、说

说就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得,说出自己的困惑,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的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推理的过程。要让学生说得清楚,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2.1优化认知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已有认知结构进行同化、重组、改造、构建的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结构的集约化处理,加强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学,才能引发学生从因果关系、类属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作用与效应关系等方面进行联想,并融合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用演绎、归纳、类比的推理方法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就能说得清楚,表达得明白。

2.2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知识的讲授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让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从特殊到一般原则,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并把得到的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中去。

2.3教学设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新授知识的矛盾及知识能力不足产生的障碍,并以此“设错”,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造“桥梁”。“设错”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激起智慧的涟漪,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3、读

数学学习中的“读”,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因此,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提倡的“先学后讲课课练”的模式,“先学”就是要围绕预习提纲,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识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自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形成学科能力,找出自我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3.1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编拟阅读提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3.2读书刊: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4、写

写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索与运用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写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较高,复杂多变的习题较多,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做好2个方面的工作。1)引导学生写好章节小结,让学生自行编织知识网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推导公式、归纳结论、探索创造,使知识更加系统化。2)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回味,思考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还应该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并就新命题的正确与否加以论证。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总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先学数学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