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的年代苏联核战略及核武器的发展(下)
2009-07-01程建良董露
程建良 董 露
(接上期)这次危机的结局使苏联颜面尽失。苏联认为之所以处于被动,主要是因为当时核武器数量少于美国。因此此后苏联集中力量发展了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苏联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迅速增加:洲际导弹1962年为75枚,至1972年增长为1530枚;潜射导弹1965年为120枚,至1972年增长为560枚:战略核弹头1965年为500枚,至70年代初期增长为2300多枚。
极度膨胀的核武库在这一时期。苏联将目标瞄准了美国,几乎每种美国导弹型号都有对应的苏联版本,苏联在该阶段发展了30多种新型号的核弹头和核航弹,陆基和海基战略导弹也先后更新换代。为了满足核战略的需要,苏联先后经历了规模和质量发展两个主要阶段。
从1964年到70年代初,苏联将扩大核武库规模,以形成与美国的数量均衡为主要目标。这一阶段苏联发展了SS-9、SS-11和SS-13等型号导弹。为了增加核打击效率,苏联继美国之后发展了多弹头导弹。1965年SS-9导弹问世,其有3个型号,前两种可携带250万吨当量的单弹头,后一种可携带3个500万吨当量的多弹头。这种多弹头不是分导式的,而是3个弹头飞向同一个目标,这增加了反弹道导弹“截击”的困难。SS-11是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佼佼者,性能与美国的“民兵”导弹近似,曾是主力型号,最多时装备了1000多枚。但“民兵”导弹可携带3个分导式弹头,可分别攻击3个目标,而SS-11携带3个不能分导的弹头,只能攻击同一目标,与现代的集束炸弹类似。
在导弹推进动力方面,当时还主要使用液态推进剂,但已改进成了可贮式液态推进剂,使导弹发射不需要专门的加注过程。这时导弹设计者已经认识到了固体推进剂的好处,苏联的SS-13就是固、液混合型推进方式,前几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末助推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采用使导弹的体积有所减小,使导弹可维护性和实战性大大提高,而且固体导弹不需要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大大缩短了导弹的作战反应时间。这为以后苏联核武器运用中采取“还击-迎击”方式奠定了基础。所谓“还击-迎击”就是在敌方导弹已经发射但还未在苏联导弹阵地上爆炸前,苏联发射导弹进行还击。这一核打击方式对预警和导弹的战备性能要求很高。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期,苏联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了核武器的性能和质量,苏联战略核力量在70年代初达到同美国的大体均势后,虽然在战略导弹的数量和爆炸总当量方面超过了美国,但弹头总数和命中精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稳定数量、更新型号、提高质量成为苏这一阶段发展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基本方针。沿着尽快实现导弹机动化和多弹头化的发展方向,苏联着力在分导技术、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可靠性和生存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力求缩小同美国的差距。
在这一阶段苏联主要研制了SS-18、19两型导弹。这两种导弹威力强大,其可怕威力甚至加速了美国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协议的达成,SS-18是两级液体燃料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有4种型号,最多可携带25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在体积与投掷重量上,SS-18的威力远大于任何已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战略导弹。该导弹有10个分导式弹头,突防能力很强,命中精度为260-430米,1974年开始部署于升级的SS-9导弹的掩体中,这些掩体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已可承受超过每平方厘米365千克的压力。SS-19是两级液体燃料导弹,命中精度300米,毁伤目标的概率高达99%。该导弹除具有强大的打击软目标能力外,还具备较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共有360枚进入部署,是俄现役战略导弹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与此同时,苏联的海基战略力量发展也很快。1970年,苏联海军拥有2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潜射导弹不足300枚。到1980年,弹道导弹核潜艇增加到65艘,携带潜射弹道导弹约950枚。第二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D级于70年代初进入现役,先后发展了4个型号,排水量9300~14100吨。与D级核潜艇相匹配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SS-N-8和SS-N-18也先后于1972年和1977年开始实战部署,分别装备在D-1和D-2级导弹核潜艇上。此间苏联战略空军力量也得到了适度增长虽然苏联远程轰炸机仍然是1956年开始部署的图-95和米亚-4,但是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这两种轰炸机陆续出现过几种型号,技术和作战性能不断得到改进。图-95H是80年代以后开始服役的,作战半径8300千米,既可挂载核航弹,又可携带苏联于1982年首次装备的AS-15空射巡航导弹。这种飞机如果从苏联北部机场起飞,不经加油即可打击美本土目标并飞返原机场。现在人们经常赞扬B-52宝刀不老。其实苏联的图95也是一种少见的长命武器。
核战争制胜的“坚盾”苏联几乎与美国同时想到了导弹防御的问题,而且采用的方式都是“以核制核”,只是苏联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城市。
苏联在60年代末期第一次部署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莫斯科周围的A-35反弹道导弹(ABM-1)防御系统,该系统在1967年11月开始部分服役。第二套是“塔林”系统,位于列宁格勒附近(现在的彼得堡),与第一套几乎同时运行。A-35系统设计可同时拦截8枚来袭弹头,最初的系统包括64枚“橡胶套鞋”拦截弹(ABM-1A,以后又升级为ABM-1B),位于莫斯科郊外的4个发射阵地内。“橡胶套鞋”射程300千米,携带1颗当量2~3兆吨的弹头。苏联反导系统一般只提到4套综合设施,但1970年美国中情局报告显示,每个综合阵地都由2个相距4~7千米的发射阵地构成。这4套系统距离莫斯科中心136千米,面向西北呈半圆形排列。每个发射点有8套可重新装填的地面发射器和3座跟踪雷达——一座用于跟踪的大型雷达和两座跟踪及制导的小型雷达。“塔林”系统的名字来源于它第一次被发现的地名,部署在穿越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西北的边境线,列宁格勒附近,及某些南部通道上。1963年SA-5B“盖蒙”核拦截弹部署到这些阵地上。由于这些系统采用了“以核制核”的方式进行拦截,因此包括苏联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即使苏联拦截了美国的导弹,莫斯科等地区的大量人口也会毁灭在自己的核弹头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中。此外,这些拦截系统还会招致西方大量的核武器打击。因为他们担心即使有限的反导能力也能减轻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对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打击,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导弹需要飞越莫斯科上空打击苏联导弹阵地。苏联的防御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部署,而且一直坚持运行到今天的完整的系统,虽然不尽完善,但在当时抗衡美国的核威慑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美国被迫与苏联在1972年签订了《反导条约》。
恐怖中的生活反导防御系统使苏美双方对导弹的预警能力大为提高,这使双方几乎都采用了“迎击”的策略,希望在
预警系统发现导弹来袭后,使用己方的拦截武器进行拦截,同时发动核反击,这使双方的核武器警戒达到了极度的紧张程度,反而使核大战的可能性变得非常高。
2004年初,俄罗斯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核军演,有报道将这次核军演比作1982年的“七小时核大战”演习,但很少有人知道,1982年的演习曾险些引起核大战。1982年,苏联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核力量演习。6月18日,在7个小时之内从井下发射装置发射了两枚YP-100洲际弹道导弹,从位于巴伦支海的核潜艇上发射了一枚PCM-50弹道导弹。YP-100弹头被两枚A-35反导导弹成功拦截,PCM-50导弹成功击中位于库拉靶场的既定目标。除此之外,从卡普斯京·雅尔靶场还发射了一枚“少先队员”中程导弹。最后,在两小时内发射了三颗卫星:其中“太空-1379”卫星成功拦截了仿美国“子午仪”导航卫星的靶标“天琴”。这次演习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因此引起了西方的高度恐惧,也使冷战对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也作出了相应准备,长时间进行战备,核大战一触即发,所幸的是苏联情报机关成功地窃取了北约备战的秘密,作到了“心里有底”,这才避免了以后可能的一些核危机。
1983年9月26日午夜时分,苏联战略警戒中心值班员佩特罗夫在电脑屏幕上突然发现警报,导弹预警系统显示5枚导弹正从美国本土发射,向苏联方向飞来。佩特罗夫此前被告知,一旦当他的部门侦测到美国核导弹袭向苏联的信号,他应该立即按下“开始”紧急按钮,启动核报复性程序。而一旦他按下“开始”按钮,将会引发一系列无法靠人力干预和撤回的反应。苏联最高领导将会立即得到警报,报复袭击程序将会立即启动,美苏核战势所难免。佩特罗夫紧张万分。但他突然想到这不同于以往想像的攻击场景和苏联情报机关得到的北约进攻模式,因为美国人拥有成百上千枚导弹,而只发射了5枚,并不足以将苏联全部消灭。因此佩特罗夫立即向上级报告了情况,并指出这可能是虚警,可能缘于电脑故障或卫星数据错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只能比地面雷达快上15分钟,如果真有美国导弹袭来,地面雷达将在15分钟内察觉一切。然而一刻钟过去后什么也没发生。后来事实证明,那是由于人造卫星电脑故障引发的一个假警报。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时常发生。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案公开的档案表明,美国和加拿大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NORAD)在1977~1983年发生过1172次“不同程度”的虚警——几乎每星期发生3次。
当时这一阶段的核武器恐怖渗透到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两国为了应对可能的核大战,各自建立了多套政府应急计划,也就是建立所谓的“影子政府”,并在国内大兴土木建设核掩体和地下指挥所,同时在老百姓中发放“核掩蔽手册”,号召全民动员起来建设掩蔽部,搞的人心惶惶。例如,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查尔斯·戴维斯千方百计搞了4支步枪和一支9毫米口径的左轮手枪,用来保卫他们家的核掩体。如果有人抢在他们之前占用他们的掩体,他们还有催泪气体可以将他们赶出来。苏联也多次进行了全民参与的防核演习,每个城市都制订了疏散计划,并每几个月进行一次演练。核恐怖阴云笼罩在全世界人们的头上,这使美苏两国领导人不得不考虑如何避免核战争,于是苏联维持了10多年的核战略再次酝酿着变革。
核后盾防御战略(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新思维下的改革。
新思维下的核战略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20余年大规模的扩充军备严重地消耗了其经济实力,加之苏联在70年代末期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难以自拔,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而此时美苏长期积累的库存核武器达到了顶峰。戈尔巴乔夫1985年执政后马上着手对苏联的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戈尔巴乔夫在当时轰动一时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全面否定了以前“核战争制胜”战略中核战争可以打而且可以打赢的观点。提出即使是有限核战争或战区核战争,都“势必导致双方动用全部核武器库”,“将不可避免地扩大为全面战争”。因而,“核战争是不能容许的,不能进行核战争”。
在戈氏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提出了防御性军事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以避免和制止核战争为核心的核防御战略。鉴于这一核战略主张实施以核力量为基础和后盾的常规战争,因此被称为“核后盾防御战略”。因此从1985年开始。苏联大幅度减少了核演习,同时否定了“第一次打击”(使用核武器首先对对方突然袭击)的概念。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苏联大力加强了战略防御系统的改进,并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进行竞赛,不断加强反导雷达跟踪和反导导弹拦截试验,实施空间防御计划。而在战略武器的发展上适当减少战略进攻武器的数量,以提高质量,如部署分导式多弹头、研制特殊效能核弹、研制新型远程轰炸机和弹道导弹潜艇等。特别是由于否定了“第一次打击”的概念,苏联开始着重发展新型潜艇和改进地面机动导弹,加强“第二次打击能力”(在遭受对方第一次打击后,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
“第二次打击”更加致命在核武库极度膨胀的70年代,苏联着力部署了以分导式多弹头为特征的第4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SS-16、SS-17、SS-18和SS-19等,这些导弹可以携带多个弹头,火力强劲,这也使苏联的核武库成倍的扩大。但是随着苏联放弃“核战争制胜”战略,奉行“核后盾防御战略”,具有明显的“第二次打击”能力的武器得到了突出发展。
在这一时期,苏联“三位一体”力量中发展最突出的是海基核力量。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海军共拥有62艘弹道导弹潜艇,940个发射筒和2804个核弹头。1981年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始建造667BDPM,也就是西方所谓的Delta4,该型潜艇共生产了7艘。该艇性能在当时非常先进。1990年,1艘Delta4进行了专门的导弹齐射试验:一次齐射中发射了艇上全部的16枚导弹。这对苏联和世界来说,至今都是绝无仅有的。Delta4从1987年开始全部部署到了俄北方舰队,是苏(俄)首批在本国战斗值班海区执勤时几乎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核潜艇。在北冰洋执行战斗巡逻时(包括在冰层下巡逻),若风平浪静潜艇有可能被距离30千米内的美国最先进的“洛杉矶”攻击核潜艇发现,但该海域一年有92%的时间有风浪,美国人根本无法发现该艇,这样对“猎人”和“猎物”都同样危险,因为有可能造成潜艇相撞。此外,该艇还可能成为俄罗斯最“经济”的战略系统,因为原来陆基导弹用火箭把一个弹头运送至目标的平均成本比海基弹道导弹便宜约28%,而美俄酝酿的削减条约规定陆基弹道导弹只能携带单弹头,这样一来,投放一颗“海基”弹头的成本比“陆基”就要便宜54%~56.5%。这也是俄罗斯先行淘汰“台风”而保留Delta4的原因,该艇在2004年初的俄罗斯核军演中曾唱了主角。
苏联在该阶段创造的另一个武器奇迹是生产部署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核潜艇——“台风”级潜艇。该级潜艇是
苏联在80年代中期进入现役的最新型导弹核潜艇,装备有20个发射管,排水量约为25000~30000吨。该艇设计了30%的储备浮力,舰桥装有破冰加强材料和圆形顶盖,能用甲板室围栏破开2~2.5米厚的坚冰,以从冰洞中浮出,发射导弹,这对于隐蔽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北极冰下水声条件特殊,最好的声呐也只能探测几千米内的情况,卫星和航空侦察就更无能为力了,而且即使发现目标,美国也没有能钻入冰层的反潜武器。可以说苏联在这一时期建设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水下力量。
在陆基导弹方面,由于美国部署了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前列的“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苏联自忖在弹体技术的竞争中无制胜把握,于是在导弹生存性和导弹的通用性上狠下工夫,发展了SS-24和SS-25地面机动导弹,其机动性使美国难望其项背。SS-24于1987年开始服役,为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为200米,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路机动方式部署的现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可以部署在火车的三节车厢内,其中一节为可直立的发射架,另外两节用来提供支援与搭载人员;该导弹打击能力比恐怖的SS-18、SS-19还要强,是一种能够有效打击硬目标的武器。SS-25导弹于1985年装备部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种完成部署的小型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精度为200米,可携带一枚当量75万吨的核弹头。SS-25可以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不仅再装填十分简便,而且也不容易被对方探测系统锁定,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另外,该型导弹还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被改装成射程更远、弹头更多的导弹,从而回避了国际条约的限制。苏联国土幅员辽阔,在地面机动方案上先天优于美国。
在空基力量方面,最新型远程轰炸机图-160“海盗旗”于1988年开始正式部署。“海盗旗”是图波列夫设计局从1976~1977年开始设计的,1979年2月19日出版的美国《航空周刊》首先报道,苏联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变后掠翼轰炸机,装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不进行空中加油的航程为13500千米,最大速度可达M2.3,具有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美国国防部认为,这种变后掠翼轰炸机具有类似B-IB的性能。“海盗旗”轰炸机大约从1982年开始试飞,到1988年至少有8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参加了飞行试验,到现在为止,苏联和俄罗斯至少生产近60架,其中有4架坠毁,这种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为7300千米,装有2个武器舱,每个可容纳6枚AS-15巡航导弹或12枚近程攻击导弹。这种新型轰炸机部署后用于取代米亚-4。
上述武器的部署使苏联战略武器抗击第一次打击的生存性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战略转变实际与美国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变为“相互确保生存”的战略是一样的。这时双方都认识到了对手的优长和可怕,于是双方在90年代将精力转而投入到了核武器削减谈判和反导系统研制上。
核后盾的防御天网由于意识到A-35莫斯科反导系统的严重局限性,苏联在70年代中期开始对其改进。改进的系统称为A-135,采用了美国今天的分层拦截方式,只不过使用的拦截弹仍是核武器。改进工作在1989年正式完成,这次增加了68枚发射器,达到了总数100枚,这是反导条约允许的最多数量。在莫斯科附近建设了4个新发射地点,添置了新型的“瞪羚”(ABM-3)拦截弹(每处17个发射器),建在加固的井内,以打击大气层内的再入载具。“瞪羚”射程80千米,携带1枚10千吨当量弹头。最初64枚“橡胶套鞋”(ABM-IB)拦截弹在1987年只保留了16枚,后被更换成了32枚远程“女怪”(SH-11/ABM-4),部署在加固的发射井中以拦截大气层外的来袭弹头。“女怪”射程大约为350千米,携带1颗1兆吨当量弹头。
在导弹防御方面,可以说苏联比美国更有前瞻性,它在80年代就采用了分层拦截的概念,而且开始考虑防空和反导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苏联在80年代陆续部署SA-10地空导弹,并于1987年开始部署SA-12地空导弹,这两种防空导弹与美国今天的TMD一样,均具有一定的反战术弹道导弹和某些战略导弹的能力。美国也认为,这两种防空导弹有能力拦截美国某些类型的战略弹道导弹弹头,并指责苏联违反了《反导条约》中关于禁止使防空系统具有反弹道导弹能力的条款。此外,苏联还加紧研制了各型反卫星武器。1981年,苏联试验了红外制导的反卫星导弹。这种小型动能武器,可部署在航天站或专用航天平台上。苏联还试验了“杀手卫星”和激光、粒子束等新概念武器。应该说,苏联在该阶段的导弹防御计划一点也不比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逊色,而且比美国的系统更实用。但是冷战后有人猜测,也正是美国利用“星球大战”计划将苏联拖入了竞赛的陷阱,最终拖垮了庞大的红色帝国。
可怕的“核冬天”谈到核战略,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军事学家和武器专家们的事情,但谁也想不到在80年代一群气象学家改变了人们对核武器的认识,他们的理论对大国的核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一般认为,核爆炸对天气影响通常只限于局部地区及特殊的气象条件。因此,人们认为核战争爆发后主要是在交战国双方的目标区内造成大量伤亡和经济损失,未介入战争的国家则不会受到伤害,但这一认识在80年代初面临了新的挑战。198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环境科学杂志《Am-bio》编辑部开展关于核战争对人和生态影响的征文活动,1982年西德科学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核战争后的大气:中午的黄昏》一文。他们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指出:由多颗核弹爆炸所造成大火形成的热物质、以及爆炸点周围地区由汽化的土壤所形成的气溶胶将从源地向四周充分扩散,并将在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内使空气的混浊度加大,对北半球大部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都有显著影响,从而引起气候变化。此后,美国和苏联的专家研究了核战争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他们的结论认为,地面核爆炸会使大量尘埃进入大气层,空中核爆炸能使大量烟雾进入大气,在核战争后,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将在高空为核尘埃和烟所吸收,从而使高层大气升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则显著衰减,天空变得幽暗,地面辐射平衡遭到破坏,地面温度迅速下降,甚至低达25℃~20℃,人们把这种由核战争引起的地面强烈降温现象称作“核冬天”(Nuclear Winter)。也就是说,由于局部的核战争可能造成地球环境的完全破坏,从而使人们丧失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灭亡。该理论引起了全世界从平民到政治首脑的广泛关注,美苏等国和国际科联等国际组织对此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肯定了这一发现。这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了核武器的危害,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核运动,核武器大国为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也不得不考虑核战争的可能后果。“核冬天”理论使人们认识到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对美苏调整核战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现实遏制战略(1991年~)——昔日辉煌今安在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战略遗产:约76%的国土、52%的人口、80%的经济实力、75%以上的兵力、70%的军工企业和庞大的核武库,同时也继承了苏联核大国的地位与核战略思想和政策。但此时俄罗斯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严重倾斜。1986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投资规模分别是同期美国的66%、80%、85%和90%。而到1996年,俄罗斯经济实力已剧降至世界的第20位,总产值只有美国的5%。武装力量的总人数已由1992年5月的282万削减到1999年的120万。俄空军力量仅为原来的1/15,而且2/3的飞机因技术和财力原因没有处在战备状态。为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与西方抗衡,1993年11月,俄国家安全会议审批了《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该学说摈弃“核后盾防御战略”,放弃“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义务”,核战略出现重大转变。1996年《总统国家安全咨文》提出,“奉行以坚决利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反击侵略为基础的现实遏制原则”,俄“现实遏制核战略”正式出台。2003年lO月,俄国防部纲领性文件《俄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称,俄不允许出现针对俄及盟国的任何压迫和侵略,暗示俄准备视核武器为战斗武器,不排除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可能性。
可以看出,俄罗斯比美国先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思想,但俄罗斯是为对抗军事大国势力的压迫,而美国是为了打击可能的“无赖国家”,寻求国家的绝对安全。至此,俄罗斯核战略从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全面抗衡,转变为与西方军事压迫和渗透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