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

2009-07-01

旅游 2009年6期
关键词:亮子皮影戏门将

李 贫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七个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时走时停,气喘吁吁地跋涉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76岁。走在前面用六根五尺长的油亮斑竹,挑着一个两尺见方包袱的赵永森老人,年纪最小,他是这个皮影班的班头。

望着这群风烛残年,疲惫不堪的老艺人的身影,我不知道,皮影这门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伴随着他们闪烁着太阳余晖般的生命,还能坚持行走多远……

往事

相传皮影始于西汉武帝年间,帝妃李氏病故,武帝思念,术士齐翁在宫中设帐,点红烛,帝坐其中,霎时,见李夫人翩翩而来,安慰了武帝思念之情。其后,宫妃用纸为影,逗太子玩耍取乐,民间仿效流传,逐渐形成了皮影戏。

皮影又叫灯影,兴盛于宋朝,元代开始沿南北丝绸之路,流传南亚和欧洲一些国家。明清之后,皮影戏剧日趋丰富,雕工技术更加精细,并将纸皮改为牛皮或羊皮。至清末,皮影戏盛行全国。清道光年间,川北皮影已达到鼎盛时期。川北皮影表演艺术独具魅力,是川北皮影艺人在世世代代的艺术实践中,细心研究,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

张艺谋拍了部叫《活着》的电影,讲的就是皮影艺人班子的故事。

赵氏皮影班建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39年了,解放初由川南迁徙绵州。赵永森先天左耳失聪,少年跟爷爷,父亲和堂叔学习皮影表演。由于他天赋的表演天才和超人的记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方圆几百里的人都为他表演的皮影和演唱所倾倒,人称“神仙手一把抓”。赵老能准确无误地背出各个时代皇帝的年号,在位多少年,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数家珍。

老人说,在他刚学会唱皮影戏的时候,外乡一家大户邀请皮影班到府上为母亲庆寿演出,皮影戏演完已大半夜了,就住在大户人家的后院。刚睡下便枪声四起,土匪洗劫了大户人家里一切钱财粮物。当土匪抢到后院时,看他们是唱戏的,匪首就说,这些是吃八方饭的,不要动他们的钱物。第二天,大户人家里一片狼迹,皮影班却毛发无损人财安康。通过那一次的遭遇,赵永森就铁下心来,爱上了这门盗不偷,匪不抢,天干三载饿不死唱戏这门手艺。

他说,皮影戏就是影子戏,是用一张洁白无瑕的丝网展开撑起来作幕布,俗行话叫亮子,这个亮子大致有5尺长4尺宽,竖立在选定的场地上,把观众和艺人隔成了台前幕后。亮子的后上方有光源,把亮子照得雪白一片。根据剧情的需要,拦门将把不同角色的皮影或道具排到亮子后面,紧贴亮子,通过透视和光线照射的原理,皮影及道具的影子就透射到亮子上。亮子上的场景不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寒窑圣殿,戏中角色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拦门将和演唱者都能将各种不同的人物,各类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通过屏幕的表演以及后台的帮腔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天衣无缝。

皮影按其大小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高2尺许,俗名“大门神”。中型高1.5尺至1.8尺,叫“二门神”。小巧别致的高0.8尺,叫“小门神”。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土皮影(川皮影)、广皮影(渭南皮影)。土皮影是川北土生土长的,身高2尺许,造型制作比较粗放,不便表演操作。广皮影,是陕西渭南传入的,被称为“陕灯影”或“渭南皮影”。它雕刻工艺精致,表演艺术精湛,皮影身高只有8寸。川北皮影艺人取土皮影和广皮影之长,融川戏服饰之精华所创造的别具一格的川皮影(俗名酥灯影),其身高1.5尺左右,雕刻精细,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清晰流畅,色彩鲜亮协调,构图完整统一,每件皮影,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皮影是用上好的牛皮雕刻而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状元乞丐,众生百相,一应俱全,不分花草树木,狼虫虎豹,飞禽走兽,神仙鬼怪,均刻画得鬼斧神工,出神入化。可以这么说,世上有的它有,世上没有的它也有。

皮影戏班子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俗称“七人忙”。”拦门将“也就是在幕布后面耍皮影的人,皮影戏好不好看就全靠他了。“上挡”负责月琴、号和唢呐等,“下挡”拉胡琴,兼其他乐器表演时配合“拦门将”帮腔,“后曹”也叫“打后台”,掌管小鼓指挥后台所有乐器和兼敲打击乐。皮影班子成员都必须能文能武,吹拉弹唱,身怀绝技。戏一开场,一个人操几件家伙生旦净丑红黑花脸,扮几个角色,双手皮影舞动不停,嘴里唱词不断,一个萝卜要填好几个坑。

一个皮影称一根线,一趟戏少则六七十根线,多则一百五六十根线。皮影最绝的是,凡能动的东西都能让动起来。皮影是由不同的部件组装起来的,根据不同的人兽、鸟、虫的生理构造特点,从大小的关节处相互连接而成。拦门将通过双手操作三根连接皮影的小竹棍,根据剧情需要让皮影人物做出各种动作,如摇头、拉推、摆、抖、俯仰挺、坐、站、走、踢、翘、跑、整冠、圆领、理须、撩袍、端水、点火、变脸等动作。屏幕上的影人,在龙楼凤阁、雕栏亭榭、红花绿树、奇峰异壑,碧海蓝天中举步而蹈,挥袖提袍,提枪撕杀,轻歌漫舞,马跑鹰飞,击鼓上堂,沙场点兵等。一人操纵几个皮影,又演又唱,表演的人物生动细腻,刚柔相济,栩栩如生,连影人喘气的动作都表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技艺高超的拦门将能同时演唱,走三四个皮影。

拦门将是皮影班子里的全把式,是一台皮影戏的核心和灵魂,常常是集经纪剧务,导演、演员于一身,大到写戏,小到场次安排,都由他一人说了算。每到一地,支起家伙张嘴就来,是征藩还是平叛,是上文臣还是下武将,出口成戏,决不胡编乱造,信口雌黄。

皮影戏一般都没有现成的剧本,是由一代一代老艺人口传身授,全凭记忆唱戏。那一本本的戏词、故事全都装在拦门将的心里。一个皮影班唱前声的拦门将,肚子里装不下二三十部戏,是不敢带班子出去的,这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活。这种本事不但要有天赋,还要下一番苦功夫,非一朝夕能达到这种境地。

在民间皮影班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唱前声的就是班主。赵永森不但唱前声,还是拦门将。

他们春天进山去唱春台戏,夏天到平坝唱青苗戏,秋天到村子里为农民庆丰收,冬天为有钱人唱堂会。

清末民初,赵家班子已有四个皮影班子,长年在外巡回演唱,那是赵氏皮影班最兴旺的岁月

活在记忆中的老人

解放初期,由于赵永森能写会唱,是村里文化最高的人,被大家选为村主任,一直干到1970年。1971年调梓棉乡医院当院长,在医院工作期间,他自学《黄帝内经》《医林要集》《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用五年多的时间,手书《医中捷径》,收集整理民间奇绝秘方三百多个。这些药方他大都用于临床实验。其中治疗火烧烫伤的“水仙丹”就是他在女婿面部被滚油烫伤后得到了验证,用后至今脸上没留下任何痕迹,整个疗程费用不到5元钱,这在现代治疗火烧烫伤的医学界也是个奇迹。到1982年退休时,他已是全乡一流的名医了。

老人退休后,二十几年如一日,默记整理出失传的每部22集的《蛟龙驹》。《火焰驹》,11集的《韩仙传》,反映梁山

伯与祝英台的四部爱情连续剧《纪柳荫》《百花楼》《梁山伯挂帅》、《巧鸳鸯》等剧本。这些戏可分为列国戏、朝纲戏神话鬼怪戏、家常戏等。他创作的反映现代重男轻女的《上门女婿》、《人口普查好》等独幕皮影剧,还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他写的《影史撰要》一书,全面介绍了皮影的历史剧目曲牌,唱词,韵脚、表演、皮影制作的技术和技巧,是一本皮影戏的百科全书,有较高的皮影戏曲史料价值。

赵永森老人为整理皮影资料,常常写剧本,刻皮影到深夜两三点钟,被他写坏的毛笔达上百支。通过他收集整理和撰写创作的皮影戏剧本有120多部,制作的各种皮影有550套,仅不同的蛇就有18套。

他制作表演的《火烧红莲寺》中的鬼吐火、喷烟、驾云、变脸,能在瞬间一气呵成,《别洞观景》中的白鳝仙姑出场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可表演半个多小时,二郎神在他的手中能连续不断地生出52变。这种鬼斧神工的皮影表演绝技,让世人为之惊叹。

清贫与守望

20世纪90年代初,赵永森老人组织乡上六位老年川戏爱好者,在乡老年协会成立了皮影班子,每月不定期在乡上免费演出,受到大家的喜爱。后来,经常有人花钱请他们去演出。16年来,他们走遍了四周九县八百多个村,演出皮影戏上千场。有一次,在石板乡连续三天的演出,有人竟带上粮食住在那里,一直看完他们的演出。这事让老人们感到无限的欣慰。在农村,各种民间节日红白喜事和庙会,是老年皮影班常去的地方。乡下人爱闹热,大家凑十几二十元钱,管一顿饭,就可以请他们来为全村的人演出一场。

在2006年的农历六月初八,我跟随这群老人,真实地感受了一次民间艺人的艰辛和快乐。

早上6点,我还在梦里,老人就把我叫醒。赵大娘早已做好早饭。我们匆匆吃完,老人拿起那六根已用了上百年油亮光滑的斑竹,把皮影包裹挂在上面,扛在肩上就出发了。这次他们要去一个叫寒骨包的地方演出,有30多里地。

老人们鱼贯而行地向着一座高高的山梁上爬去。他们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快到山顶,村里两个管事的中年人来迎接我们,并给每人发了一个小的红纸包,很真诚地对大家说“请笑纳”。我问走在身边的刘大爷,他叫我们笑纳什么呀?刘大爷说,“这是给我们的好处费,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演出费。”

山顶小庙的空地上,七八十个老人和小孩,早已从自己家里搬来桌椅板凳,等候在那里。赵永森老人一到,就和大家用两张方桌,很快搭起了表演皮影的舞台。11点半,锣鼓声像久旱的甘露,透过大人小孩焦渴的眼睛,浸进他们干枯的心灵。我和所有看戏的人们一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跟随着舞动的皮影、老人的演唱、锣鼓琴声走进《青梅煮酒》遥远的三国。

两个多小时的演唱,老人们没喝一口水。如此卖力的演出,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底,我想那小红包里至少不应低于一百元钱吧。我走到无人的柏树林里,小心地打开让我好奇的小红包。我再一次被眼前的事实惊呆了,四张一元破旧的纸币,像滚烫的火炭灼痛了我的双手和心灵里那根最敏锐的神经。这就是老人们付出一生智慧结晶和辛勤劳苦奔波一天的酬劳?

两部戏近六个小时的演唱,老人们只挣了四元钱。我崇拜艺术蔑视铜臭,可我也为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柔弱无奈而悲哀。我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那个我无意得到的小红包,将永远留在我的生活里,我的心里……

夙愿

我问赵大爷,还记得他演的第一出戏是什么吗7他不假思索的用“望奴香”“燕儿乐”的曲牌唱出了,《黄金窖》戏中小生冷玉冰唱的“观音甘露再多,不润无根之草,菩萨德威显灵,难渡不信之人……”的唱段。那带有浓烈的地方戏抑扬顿挫,凄婉悠长的川腔清唱,在山野里跌宕起伏,最后消失在冥冥之中……

他说皮影剧本的唱词韵脚、唱腔词牌就有几十个,变化无穷。皮影制作更是件艺术与技巧相结合,难度很高的细活,现在又没人愿意学习继承这些东西,如果他再不用文字和皮影的形式把它们保存下来,等他们这代人死了,有些东西就被带进棺材永远消失了。

为防不测,他把所有抄写的剧本和皮影资料,都制作整理成两套,一套送市文物馆保存,一套留着自己用。说到这里,老人脸上充满无奈和沮丧。原先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永森老人左眼白内障已失明,右耳带着助听器也听不清楚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收到一个真心喜爱皮影戏剧的年轻徒弟,成为赵氏皮影第八代传人,不然,他不敢去见他的列祖列宗……

2007年上半年,皮影班七位老人相继死去了四人。11月,赵永森老人,也带着他终生酷爱的皮影艺术也去了另一个世界。

猜你喜欢

亮子皮影戏门将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锁王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诅咒
初恋来访
比第3门将更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