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经验谈
2009-06-30王利霞
王利霞
摘要: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大幅度增加,使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习文言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文言教学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文言教学要重视课外功夫,课堂内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重要性 效率 主导 迁移
文言文选文大幅度增加,且文体多样,在整套教材中占了很大比例:选文更加多样化,体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文质兼美;更注重大的比例:高一册占二分之一,高二册占二分之一,高三、四、五册所占比例也不小。因此,如何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
一、明确文言学习的必要与重要
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因年代久远的的关系,学生深感学习之难,且有的认为文言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其实,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学习文言能更好地“知古”。
汉代王充认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拘泥),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因此,我们在“知今”的同时要“知古“,“知古”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科学地预见未来,而文言文则是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的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好文言文呢?若不学好文言文,就等于丢掉了了解“古”的工具,不了解“古”,就成了没有根基的漂泊者。
学好文言文,能更好的学习现代语文。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是“源”,现代文是“流”,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现代汉语种的3775个一级字中可以找到1001个古汉语用字。由此可见,学好文言文是学好现代语文的基础。
对中学生而言,它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的言简意丰,遣词造句的考究,深刻的思想性,出色的论辩艺术,结构特色等都是我们作文的丰富营养。所以,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和必要是学好文言文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顺利有效开展文言教学的基石。有了文言教学的前提与基石,那么,要如何有效地具体实施文言教学呢?笔者认为:
二、功夫在课外
学好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单依靠课堂45分钟,它需要课外花大量的功夫。
1.课前的预习。古语云:“豫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相当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预习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⑴重视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
例《蜀道难》,多读,便可疏通文意,体悟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而达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祭十二郎文》,通过诵读,文中的悲郁之情便了然于胸;读《六国论》,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便清晰可见;读《齐人有一妻一妾》,品味其中的语言“骄其妻妾”“施施从外来”,齐人的形象便鲜活起来……
2.重视课后迁移。《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故课后的巩固十分重要。可布置学生做配套的、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复习;也可以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训练,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教《六国论》,可提供苏辙的《六国论》,设计习题进行对比阅读;又可选择难度适中的课外文言选段进行练习。另,推荐名篇名段。文言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而扩大阅读面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可推荐学生一些书目:如《古文观止》、《左传》等,给学生营造一个文言氛围。
三、课内求效率
1.教师转变角色。文言文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串讲法、翻译法、分析法。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则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洋洋洒洒,辛辛苦苦,学生则或笔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下到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2.灵活处理教材。一篇选文,有难有易,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
(1)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即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长的文言文,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瀪冗等弱势,所以,要提高效果,就必须长文短教。短教,重在“短”字上,短,又主要表现在选“点”上。教师可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点”进行教学。
(2)难文浅教。在高中文言文中,常会出现一些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这类,称之为难文。有时,难文需“硬”教,因为难点不容忽视,同时,对难文也必须想出好方法来浅教,找到突破点以提高教学效率:或从预习提示中选一两个问题进行教学;或用“逐层深入”的策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越过难点……
(3)浅文细教。浅文,一般在教学上 比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给教师留下了大量的发挥空间,教师可研究如何将浅文教得细一点,实一点,多一点。可以艺术地细化朗读的层次,可以充分关注语言训练,可以深化课文的品读,也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机的进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收集、补充等,丰富教学内容……
总之,高中文言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文言教学这片天空一定会亮丽而丰富。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