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业竞争新帷幕拉开
2009-06-29孙田夫
孙田夫
五月一日公布的三井住友银行对日兴证券收购的新闻,尽管已在业界人士的意料之中,但仍使众多的日本金融业人士在不安中度过其后的五月黄金周长假。
作为日本第三大银行的三井住友银行,从花旗集团接手日本第三大证券日兴科迪亚证券(以下简称日兴证券),这无疑是一项备受日本金融界关注的交易。除了个人业务的日兴证券之外,法人业务的日兴花旗集团证券的主要部门也在收购对象之列。收购金额为5,450亿日元,远远高出市场推测的3,000多亿日元,但从卖主花旗集团来看,与总计16,000亿日元的卖价相比,已经是迫不得已的流血大甩卖了。
参加竞购的还有日本第一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集团、第二大金融集团的瑞穗集团,但这两家都正忙于各自的内部整合,自顾不暇,并无多少积极性。
与日兴证券有历史渊源的三菱日联集团,一度曾被视为最有力竞购者。但以9,000亿日元的大手笔参股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之后,今非昔比,既无力亦无心,目前正忙于摩根士丹利(日本法人)与集团下属三菱日联证券的整合。
瑞穗集团更是无暇他顾了。该集团下三家证券公司中的主要两家证券瑞穗证券与新光证券的整合,早在2007年1月就达成了协议,已经两次推迟合并日期,此次终于修成正果,于5月7日实现合并。
相比之下,综合实力略嫌不足的三井住友集团则是志在必得。与三菱日联集团和瑞穗集团相比,不仅在银行业务上难望其背项,在证券业务上更是逊色三分。虽有与大和证券的合资公司,但由于仅限于法人业务,且受制于出资比例,对此合资公司难有控制权。此外,集团下直系证券公司SMBCFriend证券只是中型证券公司,难以与同业大公司相抗衡。
因此,三井住友集团通过收购日兴证券,既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大和与日兴的大联合,掌握证券业务主导权,又可以通过银行证券的结合,大幅增强集团的综合实力,一举达到与三菱日联集团和瑞穗集团分庭抗礼的地位。
完成日兴证券的收购后,业内人士便把关注点放在与三井住友集团有着密切关系的大和证券的去就上。三井住友银行奥正之行长说,“日兴证券的法人部门与大和证券的整合也许是最可能的选择”,既表明了整合大和证券的意愿,也暗里对大和证券施加压力。
今后的大和证券要么脱离与三井住友的关系,回归独立证券公司的地位,要么屈身成为三井住友集团的子公司。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选择独立则近乎蛮勇,因此,放弃独立而成为三井住友集团一员的选择,似无太大悬念。作为“次优选择”,大和证券不妨在新日兴证券立足未稳之时积极出击,以争取在未来的大和与日兴整合中的主导权。
作为仅存的独立系证券公司的野村证券,今后的战略远没有其竞争对手那么明了清晰,去年9月收购雷曼兄弟证券(亚太地区)时的意气风发早已荡然无存。对内,与企业文化大相径庭的雷曼之间的整合尚需时日;对外,除了要应对三大银行集团在法人业务上的围追堵截,还要对付以低廉手续费为武器的专业网络证券在个人业务上的不断蚕食。今后的野村集团亦面临着两难选择:坚持独立路线在三大金融集团的夹击下生存,抑或放弃独立而与某一金融集团携手。
三井住友银行完成对日兴证券的收购,由此确立了日本的银行业对证券公司的主导地位。这一格局对于银行系证券公司可谓利弊参半,一方面,证券公司可以利用银行的客户与分支机构资源扩大自己的业务,但另一方面,跟善于从风险中获利的证券文化相比,极力回避风险的银行文化素有扼杀证券公司活力之嫌。
同时,随着日兴证券争夺战尘埃落地,在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上各有千秋的三菱日联、瑞穗、三井住友三足鼎立的局势就此确立,今后谁能成为日本金融霸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各集团对旗下证券公司操纵的巧拙。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出现,使日本经济逐渐由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同时,日本金融体系也逐渐由以间接金融为主向以直接金融为主的体系过渡。在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不断萎缩的背景下,只有利用证券公司的灵活性,才能真正发挥银证结合的优势。此次日兴证券收购完成,拉开了银证结合的综合金融实力竞争的新帷幕,日本的金融霸主问鼎者谁,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