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区栽培双孢菇如何预防薄皮菇

2009-06-29王泽东

绿色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

王泽东

摘 要:在青海、甘肃天祝等高寒地区,如何防止双孢菇出现薄皮菇?分析了薄皮菇产生的原因,培养料配方不合理、覆土过薄,出菇温度过高、水分管理不当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合理配料、提供合适的覆土厚度、保持适宜的温度等。

关键词:双孢菇;薄皮菇;培养料配方;温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S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5-0078-01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双孢菇价格的上涨,市场行情居好,青海省、甘肃天祝等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双孢菇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在双孢菇栽培中,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当使双孢菇易产生薄皮菇,导致双孢菇品质下降,影响菇农效益。因此,在生产中如何防止形成薄皮菇,是提高菇质提高商品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2薄皮菇产生原因

2.1 培养料配方不合理

培养料是蘑菇赖以生长的基质,培养料的C/N等对蘑菇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若培养料配方不合理,势必影响蘑菇的产量及品质。

2.2 覆土过薄

覆土层厚度对菇质的优劣有很大的影响。覆土层厚度对菇质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对水分的影响来实现的:子实体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覆土层,如果覆土层太薄,则土层所含水分总量少,不能满足菇体生长所需,极易形成薄皮菇;另一方面,若覆土层太薄,则会导致出菇密集且易簇生,也易形成薄皮菇。

2.3 出菇温度过高

双孢菇属于中、低温型菌类,出菇期间合理的温度13~16℃,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快、产量高、质量优。若温度过高,一般超过18℃,则菇体生长过快,形成薄皮菇。在实际生产中,如受栽培季节不合理、棚室覆盖物过薄等影响,都会使出菇温度过高而易出现薄皮菇。青海,甘肃天祝6、7、8三个月为温度最高的季节,特别是在7月份,白天外界温度可达27℃,一般菇棚中的温度可上升至22~24℃。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2.4 水分管理不当

一是过迟打结菇水,结菇水也即定位水,结菇水喷洒时间的迟早决定覆土层中结菇部位的高低。结菇水喷洒时间过迟,易使结菇部位过高,出菇过密、簇生,从而形成大量的薄皮菇甚至早开伞。二是覆土层过干,双孢菇出菇期间子实体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出菇期间维持水供应不合理,加之棚内空气湿度小,土层水分蒸发快,造成覆土层含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也会加剧薄皮菇的形成。

2.5 通风换气不良

双孢菇是好气性菌类,栽培设施通风不良、氧气供应不足也是导致产生薄皮菇的一个重要因素。

2.6 采收过晚

双孢菇AS2796等品种,应在菌盖直径在4cm左右时及时采收,过迟则易形成薄皮菇。

3 预防薄皮菇措施

3.1 合理配料

严格把握培养料中各种原料的配方比例,以保证培养料适宜的C/N及钙、磷等营养元素的均衡供应,为蘑菇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

3.2 合适的覆土厚度

栽培中应保持适宜的覆土厚度,一般土层厚度应保持在3.5~5cm,在此范围内,覆土厚度越厚越好,以加大土层持水总量,满足菇体生长所需水分。

3.3 保持适宜的出菇温度

①合理安排栽培季节,避免出菇期间温度过高。

②加厚棚室覆盖物的厚度。棚室覆盖的麦草等厚度不小于10cm为宜。③合理安排通风换气时间。当外界气温高时,白天闭棚不通风,避免外界热空气进入使室温上升。傍晚气温下降后打开通风口让大量冷空气进入蓄积,第2天早上温度上升前再闭棚。用这种方法控温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所覆盖的麦草等的厚度,避免温室内因光线过强而使温度上升,而且闭棚前室内温度不可过高,以低于18℃为宜,否则易使菌床温度过高,造成烧菌。④晴天温度过高时向棚内空间喷水增湿降温,以水调温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可用雾化较好的喷水设备少量多次向温室空间、棚膜及墙壁上喷水,当细小的水滴蒸发时,能吸收部分热量,降低温度。采用这种方法,可降低室内的温度2~3℃。但应注意的是要避免在温度过高时(超过20℃)突然喷水,以免造成幼小菇原基死亡,而应在温度还未上升至很高时就开始喷水控温。お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
基于PLC的智能加热座椅系统
电饭锅为什么不会把饭做糊?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感应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朔州隧道冬期混凝土施工热工计算
基于FPGA的大功率成像组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集成一体化智能熔点仪的研究
基于模糊PID的液化气梭式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干燥仓库防潮工程防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