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2009-06-29夏明群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道德

夏明群

摘要: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能否从根本上遏止道德滑坡,实现“以德治国”的关键。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重新反思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结构,整体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改进和加强德育正规课程、显性课程的同时,充分重视和优化非正规课程、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功能互补,尤其要加强隐性课程自身建设。

关键词: 隐性课程德育实效优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现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德育实效性的关注程度的普遍提高,学校德育课程也从单一的道德知识灌输向灵活多样的注重道德情感体验的形式转变。隐性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和显性课程所不具备的功能,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认识和青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渊源、内涵与特征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形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杜威等早期的现代教育学家。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了与隐性课程近似的概念“伴随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并提出这是与“正式”学习同时产生的有关态度、兴趣、情感、理想、价值与信念等情意方面的经验,它有时比正式学科的学习更重要,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随后,杜威的弟子克伯屈继承了“伴随学习”的思想,提出了“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的概念。所谓“附学习”,是指除了旧式学校规定要学习的算术、历史或地理以外,儿童对教师的期望、对学校的态度、与同学的关系等心理因素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明确提出的。他用“隐性课程”来描述在大多数教室内必须掌握的规则、常规和规定(rules,regulations and routines)。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如乔治·哈利法克认为隐性课程“就是当我们忘记被教过的东西时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海德认为:“所谓隐性课程就是学校所教给的而不是教师所教给的东西,尽管它会使全体成员兴奋,使课程进步,使学校面向社会,但它却是一些从来不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讲授或在集会上祈祷的而直接进入学生内心的东西,是他们所获得的一种生活方法和学习态度。”当前,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派别的定义。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的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或社会关系习得的‘正式课程未包含或者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现象诠释学派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团体产生体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意义与价值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这种经验是在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情况中开展,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有意的学习(intended leaning)”。社会批判论者认为“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有意或无意的),而使学生习得的这些经验藉以完成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凡此经验的学习称之为‘隐性课程”。美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和课堂奖励方式等。

上述对隐性课程的涵义,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相对共性的方面:一是从影响的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非学术影响上。二是从影响环境看,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三是从影响的计划性角度看,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无意识和不明确的影响。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隐性课程是和人们通常所认识的显性课程相对立而存在的。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蔽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有计划的、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不明显的、难以察觉的,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第二,多样性。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管理制度除了其显在的影响外,还会潜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意识,所以教育过程中的隐性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间接性。隐性课程的内容隐含在一定的活动之中,因此隐性教育的方式是间接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般是间接接触的,教育者不直接言明教育的内容、目的,而是隐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这种氛围的熏陶,提高各种素养。

第四,不确定性。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教育者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隐性课程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及时巧妙地加以利用。

第五,长效性。学生自踏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便在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始了显性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学校隐性课程的感染、熏陶、诱导与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效果明显,隐性课程则需要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收到效果,从而形成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其效果是长期而深远的。

二、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诚然,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因而其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在其对人的诸多影响方面,德育影响的成分是最大的,显而易见,居于核心的地位。隐性课程的德育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理,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情境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如:学校内美观别致的建筑、整洁的教室,以及整个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都是潜在而又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而,学校与教师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导向作用。当人们生活在良好的校园中,会潜移默化地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情感高尚化。学生的品质,除了可以在课堂教育中得到提高,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陶冶。

(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道德情感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指望仅仅在显性教育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开隐性德育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中特有的人际情感的良性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难能可贵。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助于道德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各类隐性课程所营造的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设立、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学生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如在一个干净整洁、幽雅、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自然会注意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相协调、相吻合。而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就很难杜绝。同样,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的行为也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因而塑造一个环境美、校风纯、班风正、学风浓的德育环境,对教育每一个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净化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个部分。从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人的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可以说,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或者说是残缺不全的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相互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有时也存在着弱化甚至对立的情况)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二者总是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显性课程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围绕着素质教育和教育同世界接轨的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因此,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

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因此,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但是,仅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德育都是来自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言行。在高校的德育改革过程中,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我们就要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通过两类课程的结合,既发挥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要协调好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优化德育环境。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隐性课程的设置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隐性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总之,隐性课程是影响人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它既有积极影响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这正是我们研究、重视隐性课程的目的所在,也是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6.

[8]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97,(2).

[9]邹强.高校德育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