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原因解析

2009-06-29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宾格论元及物动词

包 懿

摘要: 自从“非宾格假说”提出以来,非宾格动词就成为了理论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而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现象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和假说,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母语迁移假说、及物化假说、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非宾格陷阱假说等。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使用实验环境下收集的诱导性数据,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化原因解释

1978年Perlmutter提出著名的“非宾格假说”[1],“非宾格假设”认为,不及物动词内部是非同质的,可以分为非宾格动词(如disappear,happen等)和非作格动词(如cry,laugh等)两大类。之后,对于非宾格现象的研究从句法语义层面逐渐扩展到二语习得领域。许多学者发现,外语学习者容易在非宾格动词上出错,却很少在非作格动词上出错。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学习者经常错误地把英语中的被动结构形式“be+en”应用到非宾格动词上。学者们把这一类错误称作非宾格动词被动化错误,并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试图从语义、句法及认知语用等多种角度提出理论解释。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母语迁移假说、及物化假说、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非宾格陷阱假说。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归纳,同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非宾格假说理论

1978年,Perlmutter在关系语法(Relational Grammar)的框架下提出“非宾格动词假说”(Unaccusative Hypothesis),将传统意义上的不及物动词进一步区分为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与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s)两类。Perlmutter用关系语法中一些普遍规则来说明,非作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外论元(深层主语),而非宾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内论元(深层宾语)。虽然它们都属于一元动词,而且唯一的论元通常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充当句子的表层主语,但两类动词论元之间的深层逻辑语义关系却有着本质的差别:非宾格动词表层结构中的主语是深层结构中的逻辑宾语,而非作格动词表层结构中的主语也就是深层结构中的主语。总之,非宾格句的主语是在句子生成过程中从宾语位置迁移而得来的,而非作格句的主语是基础生成的。

二、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的理论解析

自“非宾格假说”理论提出并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可之后,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提出各种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现象作出解析。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母语迁移说

这种解释是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提出来的,认为母语非宾格动词的形态句法特征会影响二语非宾格动词的习得(如Hubbard & Hix,1988,引自Oshita,2000)[2]。该假说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强式”说认为,母语迁移是导致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唯一原因;“弱式”说认为,母语迁移是被动化错误的原因之一。根据母语迁移的“强式”说,只有母语为意大利语的英语学习者才会发生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错误,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则不会发生该错误。但实际情况却是:非宾格动词被动化不但是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的一个顽固错误,而且在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由此可见,母语迁移的“强式”说显然是不成立的。而要调查的问题是母语迁移的“弱式”说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立。

2.及物化假说

这一理论由Yip[3]提出。该假说认为,学习者把非宾格动词错误地当作了及物动词,因为在英语中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式。由于非宾格动词与及物动词的深层结构类似,而且被动结构和非宾格结构的主语承担相似的论指角色,学习者很可能采用这样的工作假设:任何时候只要宾语出现在主语的位置,动词应使用其被动形式。Yip还注意到,非宾格句和不带施事的被动句具有内在的相似性。两者表面上都属于不及物句,而且,它们的主语都承担受事的论指角色。唯一的不同在于被动句具有形态标记,而非宾格句则没有。Montrul[4]的实证研究发现,确实有些二语学习者把非宾格动词当作及物动词使用,从而支持及物化假说。但也有一些学者对及物化假说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Oshita,Hirakawa的研究表明,学习者产出与接受的被动泛化错误的例子远远多于及物化错误,从而对该假说提出了质疑。

3.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

这种解释是从句法的角度提出来的,认为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错误是学习者对英语被动态规则过度概括的结果。在被动语态中,宾语被提升到主语的位置,其主语不再是施事,而是受事,所以要用be+V-en的形式来表示这种变化。但是,非宾格动词的用法却是例外。虽然它的主语是受事,是通过把它的NP论元从深层结构的宾语位置移至表层结构的主语位置形成的,但是这个移位却是没有形态句法标记的。考虑到非宾格动词句与被动句之间的相似性(主语都是受事,都经历了从深层结构的宾语位置到表层结构的主语位置的移位),学习者就有可能过度概括被动态规则,用be+V-en的形式来标记非宾格动词句中的NP移位。需要说明的是,非宾格动词被动化错误中的be+V-en形式,只表示NP移位的语法功能,不含有被动的语义。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有Oshita(2000)和Zobl[5](1989)等。

4.非宾格陷阱假说

Oshita提出了非宾格陷阱假说,试图对语言水平不同的学习者的不同表现进行解释。根据该假说,非宾格动词的习得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呈现U型的发展轨迹。在第一阶段,初学者对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句法上不作区分,他们把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理解为完全相同的类,所以产出表面上完全正确的不及物句语序。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完全掌握了非宾格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恰恰相反,是学习者在这一阶段未能识别两类动词不同的深层结构的使然。在第二阶段,学习者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开始对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作出区分,意识到非宾格动词带有基础生成的域内论元,而非作格动词带有基础生成的域外论元。但遗憾的是,这一正确的重新认识反而导致学习者开始产生出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错误,排斥正确的非宾格句“NP-VP”语序。即习惯于把非宾格动词变成过去分词,前面加上助动词“be”。在第三阶段,随着学习者完全掌握了目的语的句法操作,学习者中介语法中的被动泛化错误开始减少,重新开始产出并接受正确的非宾格句语序。但目前尚无针对该假说进行专门的实验研究对其有效性作进一步的验证。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以上四种假说从不同角度对习得英语过程中的被动化现象作出解释。这些研究对认识二语习得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上述探讨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使用实验性数据,即学习者的语法判断或和控制性语言产出。只有Oshita(2000)和Zobl(1989)等的少数研究使用了学习者自然产出的语言数据,即学习者的作文语料。笔者认为,每种假说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充分的实验数据的支持。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可以采用大型语料库对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现象进行研究。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出更多有价值的理论,以加深二语学习者对非宾格动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Perlmutter,D.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A].In 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4,1978.

[2]Oshita,H.What is happened may not be what appears to be happening:A corpus study of passive unaccusatives in L2 Englis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0,(4):293-324.

[3]Yip,V.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From Chinese to English[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4]Montrul,S.Causative errors with unaccusative verbs in L2 Spanis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9,(2):191-219.

[5]Zobl,H.Canonical typo logical structures and ergativity in English L2 acquisition[A].In S.M.Gass &J.Schachter;(ed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猜你喜欢

宾格论元及物动词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满语宾格的用法
Past, Present, Future
成分重量和粤方言双及物结构的论元语序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无加诸人
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句法隐含的认知研究
配位方式支配模式论元结构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