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高专航海英语教学研究的思考
2009-06-29时秋勇
时秋勇
摘要: 如何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英语能力的海员以适应世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是每一所航海类院校和每一位航海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的3P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建构主义对于航海英语的教学具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高职高专航海英语教学研究
1.引言
航海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实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船上工作中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目前大多数航海类院校中航海英语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传统的3P教学模式,教学用具也是以书本、挂图和磁带为主。诚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航海英语教学要想适应现实需求,以及提高教学水平,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方面有所突破。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职高专航海英语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书本、挂图等工具的基础上利用操船模拟器、计算机多媒体、天象馆和消防救生装置等设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们创建真实的场景,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部动机,使学生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建构主义理论的践行带来了契机,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为了帮助学习者积极有效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包含真实问题、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及协作学习模式的提供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甚至认为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超过了学习内容,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应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的场景。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意义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的会话交往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由于各人原有经验的不同,认知能力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同一输入的解释会不尽一致,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将更加完善。
笔者认为高职高职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实践能力,即在今后的船上工作中能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建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确定问题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模式、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
3.1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是: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Scaffold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很显然,这是以维果斯基的“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为基础。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zones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internalize)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学生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探索尝试、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对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3.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及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有着密切的关系。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德比奥特认知与技术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简称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instruction),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生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建构主义认为,要想使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趣、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之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住一样)。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以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身份(apprenticeship)的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依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是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同样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此,“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树立学习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围绕“锚”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消解具体的“锚”;效果评价。
3.3随机通达教学
斯皮罗等人(Spiro et al.,1991)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他们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亦可称为随机访取教学。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通达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它的基本思想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这一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斯皮罗认为,在这种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criss-cross)形状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乳交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从而获得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及对案例覆盖面理解的完整性。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将布鲁纳关于训练多样性的思想作了深入发展。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模式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称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4.采用建构教学法进行航海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4.1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操船模拟器、多媒体等技术提供的逼真、生动的学习和交际环境,可以给学习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提高了形象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缩短了教学时间扩大了教学规模。教学模式也由经典的3P模式,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出)”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2]
4.2使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建构主义教学可令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例如在使用操船模拟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选择各种模拟的环境,有船舶进港、出港、锚泊、引水和检疫等。不同的模拟环境有不同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4.3促进个性化教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学习个体属于不同的学习类型。有的学习者属于视觉型,有的属于听觉型,有的则属于动觉型。每个学习者的各个感官在其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学习者个体的差异也反映在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式、交际方式等各个方面。抛锚式教学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可以照顾到每个学习者的特点,使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认知习惯的学习方式,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5.结语
将建构主义教学引入到高职高专航海英语,以学校提供的软硬件为基础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当然,以上课例还不完善,只是抛锚式教学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何充分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为航海英语教学服务,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艰巨但是很有吸引力的课题,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不断地探究。
参考文献:
[1]黄慧.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高专航海英语教学研究的思考[D].
[2]刘延征.建构主义理论冲击下的英语教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