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红颜色词语的象征差异浅述
2009-06-29陈惇缪冬生
陈 惇 缪冬生
摘要: 中西方国家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在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红颜色所构成的词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红颜色词语词语对比差异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考察它们本身的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寓意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的习惯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和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移以后颜色的崇尚或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的文化现象。英汉语中颜色词不仅意义丰富,而且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颜色虽是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不同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感官认识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而使颜色词独具引申意义和文化意义。在众多的颜色词中最基本的莫过于赤、橙、黄、绿、青、蓝、紫、黑和白。这里,我将以“红(赤)”为基本颜色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褒贬意义、蕴含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
红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和兴旺等,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或“红粉佳人”,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在古代,达官贵人喜欢用红色装饰门庭,因此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在这里的“朱”就是红色,象征尊贵、地位、权势和富有。现代文学家魏巍在《悼念敬爱的周总理》一诗中说:“一生无私最忠诚,临终何虑身后名,原将骨灰还中华,明朝故国花更红。”多妙的一个“红”字,唤起人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在西方,红色就没有这么伟大了。红色(red一般视为危险)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1)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2)red revenge(血腥复仇),(3)a red battle(血战);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1)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2)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3)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运动);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1)red alert(空袭报警),(2)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3)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1)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2)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更是提醒人们注意行为。(3)Is she really so red as she is painted?(难到她真的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放荡吗?)。至于红色的褒义,如red-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据考证,red的褒义是从远东经波斯传到西方的。中国人喜欢红色,结婚一定要穿红衣服,表示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红”不但给婚礼带来了喜庆的气氛,而且暗示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而在西方,女子结婚或参加一些重大的活动都要穿“白”色的衣裙,以示高雅、端庄、纯洁、清白、忠诚、吉祥、幸福之意。托马斯·哈代是这样用“白”对完美、纯真的苔丝进行描写的:“She was so modest,so expressive,she had looked so soft in her thin whitegown.”(她的态度那么安静,她的神气那么含有情意,她穿着薄薄的白衣服,又那么温软轻柔。)这里的“白”象征了她玉洁冰清般的纯洁和善良,寓意深刻,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唤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和追求。把精神与灵魂,外表与心灵集中表现于一个“白”字——圣洁清白。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恰好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现在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而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上,如果你身穿“白”色的衣裙则为大逆不道,很可能被视为异类。哈里斯在译《红楼梦》时,为了避开“红”字,而把小说的名字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以代替传统的A Dream in Red Mansions,把怡红院译作“绿色的庭院”(green garden)就是特别提醒人们此红楼不是一般意义的西方红楼,此庭院不是一般意义的红庭院。汉语中的“红”和英语中的“绿”虽然是不同的颜色,但具有相同的内涵——喜庆和繁荣,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对红颜色词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而对于颜色词的翻译方面,我们都知道翻译所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更涉及两种文化。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状况而形成的。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的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色彩,多了些理性思维。不同文化之间颜色的象征意义又都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国际贸易进出口量的不断提高,不同国家的友好往来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重要且细化。特别是颜色词的翻译正确与否对许多涉及颜色的各行各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比如在现在的国际贸易中,商品的装潢颜色很有讲究,像日本人忌黄色,比利时人忌蓝色,欧美等国家忌黑色,泰国人忌红色等,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不尊重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就不能与他们达成长期友好的贸易往来。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将这些关于颜色词的用法掌握好,以便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惟有如此,才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准备确、生动、有趣、幽默和亲切,所以我们应该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赵桂花.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教学.东北师大学报.
[3]赵文学.英汉对应词联想意义跨文化对比分析.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