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动物习语翻译过程中的误译问题
2009-06-29李娟
李 娟
摘要: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习语,它们和英语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动物习语有的意思明显直露,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在本文翻译批评角度分析了英汉动物习语翻译过程中的误译问题。
关键词: 翻译批评动物习语英汉翻译误译问题
要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误译问题,我们先回顾下翻译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譬如怎样界定翻译作品或结果的好坏优劣,这其实离不开我们的翻译批评。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笔者所要讨论的是动物习语,包括动物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动物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然而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往往对同一动物习语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得各种动物类习语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我们在平时的翻译或者欣赏过程中常常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就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不同的译文作出孰优孰劣的评判,我们忽略了这些表达所赖以存在的语境。本文将从文本文化(语言语境)及社会文化的角度讨论英汉动物习语翻译过程中误译产生的原因、结果并对其进行纠正。
1.语言语境层面上的误译
误译的产生有时是在语言语境层面上的,包括我们说的错译、用词不当、未注意美学原则、译语与源语风格南辕北辙等。
例如,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乍一看我们很容易将其翻译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就犯了未理解原语句要表达的意思的错,是明显的错译。我们仔细推敲下不难知道,将该句翻译成“朽木不可雕也”要贴切得多。相似的例子有: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鱼臭先臭头),应改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而将“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翻译为“狗仗人势”,显然说不过去,这里我们最好将其译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人将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翻译成“猫在鸽群中”,这里没有注意一个美学对称原则,或是翻译为“鹤立鸡群”,这和原习语的风格即褒贬义完全相反,根据语言语境,我们应翻译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同样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我们翻译成: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rope.译文读者也能明白其中意思,可是我们如果运用美学原则,改译为“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或者“Once bitten,twice shy.”,不仅看上去简单许多,意思也更贴切,而且采用了对称美,很是令人赏心悦目。
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非常普遍。译者在翻译中往往对某些多义词,某些句子的意义理解把握不定。如何选择和处理一词多义、一句多义,笔者认为,根据原文的语境来分析、理解词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
(1)Mont caught a little crab,and answered,“That was a nasty one!”
“Please row.”
“I am.”And he did for several strokes.looking at her with rueful eagerness.
A.孟特捉到一只小螃蟹,回答说:“真讨厌!”
“快划吧。”
“我划着呢”,他荡了几桨,满眼的忧郁和焦切。
B.孟特划桨时用力不当,回答说:“真讨厌!”
“快划吧。”
“我划着呢”,他荡了几桨,满眼的忧郁和焦切,
从“please row”,“he did for several strokes”可以看出,这是两人在划船时的对话。若把“caught a little crab”译为“捉到一只小螃蟹”与下文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另外,to catch a crab是一条习语,意思是“划船时用力不当”。因而,根据上下文,译文B是正确的。
(2)It seems to me what is sauce for the goose is sauce for the gander.
A.我觉得煮鹅用什么酱油,煮公鹅也要用什么酱油。
B.我认为应该一视同仁。
例(2)中,译者若不懂得其内在含义,很可能译成A。这样,读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译者若能透过表层理解其深层意义,就可能译成B,从而把原意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
2.因为译者对社会——文化语境的理解有误而产生的误译
例如:(1)a bull in a china shop
“a bull in a china shop”源自1816年,英国外交官阿默斯特(William Pitt Amherst,1773-1857)代表英国前来中国商谈贸易工作,因不遵守中国宫廷的礼节,没有完成任务。当时英国报纸发表了一幅漫画,将他画成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公牛,讽刺他在中国鲁莽行事,有辱使命。所以用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公牛)一语双关:“bull”既指“公牛”又指“英国人”,因为John Bull是英国人的绰号;china既指“瓷器”又指“中国”,所以以后这个短语就被用以比喻“(行动或说话)鲁莽的人”。
(2)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
译者很容易联想到汉语中与之颇为相似的成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翻译家也十分赞同这种译法,并将之归为归化译法的典型例子,然而读者在译文中看到这类十分熟悉的中国谚语,也就像在译文中遇到诸如“说曹操,曹操到”之类的中国传统谚语一样,不免产生怀疑,至少有几分滑稽的感觉。而且,两者的意思实际上并不完全对等。英语中的这个习语除了表示“得不偿失”的意思外,还附带了表示律师打官司,向原告和被告收取尽可能多的钱财的意思,反映了西方民族习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文化,这些意思是中文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不包含的。
(3)“现在是满街都在议论上海的战事了。小伙计们夹在闹市里骂‘东洋乌龟!竟也有人当街大呼:‘再买东洋货就是忘八!”(茅盾:《林家铺子》)
译文:Now the whole town was talking about the catastrophe in Shanghai.Young clerks were cursing the Japanese aggressors.People were even shouting,“Anyone who buys Japanese goods is a son of a bitch!”
句中“乌龟”和“忘八”都是骂人的脏话。在古代,乌龟本是神灵动物之一。可是至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有两句嘲弄一破落大家贵姓的诗:“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撑目兔”指不夫而孕的荡妇,“缩头龟”喻纵妻乱淫的男人;从此乌龟从圣灵之宠一落千丈,沦降为卑贱之物。至于“忘八”的来历,明代赵翼《除余丛考》中谓“王八”即“忘八”,即“忘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道德标准的人。“乌龟”、“忘八”是对人最刻毒、最卑贱的咒语。在西方,龟无此文化附加义,通常只把它看作一种行动迟缓的甲壳类水生动物而已,因此译者要把例句中的“乌龟”、“王八”准确形象地译为英语,需要跨越汉英文化差异的鸿沟,非得详加注释或说明,舍此别无他法。本例译者为简洁起见,仅译出其语境含义而舍弃其形象,把“东洋乌龟”译为“the Japanese aggressors”,而把“忘八”译为“a son of a bitch”。
(4)“为头一人,头带武巾,身穿团花线袍,白净面皮,三绺须,真有龙凤之表。”(吴敬梓:《儒林外史》)
“龙凤之表”:have an appearance of dragon and phoenix
地球上本无这种动物,汉、英民族却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汉民族视龙为一种神异的动物,封建时代则用以专指天子帝王,现在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而西方《圣经》中dragon代表邪恶和恐怖,致使在英美人心目中常有“凶神恶煞”的联想。句中“龙凤之表”实指“帝王之相”,由于汉英民族对龙的喻义大相径庭,因此译语应舍弃龙的形象而直译其喻义,翻译为:look like a king/look every inch a king,以免英美读者曲解。
汉语中有些成语样的习语,本身带有典故或者强烈的文化色彩,例如,“缘木求鱼”,我们就不能按照字面翻译为:climb a tree to catch fish,目的语读者会困惑不解,因为他们没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译者应该相应地找到目的语文化中的动物形象或者直接根据意思进行释义。例如这里就可翻译成为: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to milk the bull/a fruitless approach。相似的,“画蛇添足”不应翻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而应翻译为:gilding the lily(锦上添花)/overdo it。
3.语言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综合作用的产生的误译
例如:
(1)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从语言语境推断,第一个语句与第二个语句的意义不连贯,约翰值得信任和他“不吃鱼,玩游戏”并没有必然联系,译文让人觉得文不对题,不合逻辑。其实英文的“eats no fish”是有言外之意的:英国的天主教规定教徒斋日那天只能吃鱼。后来清教在政治舞台上取代了天主教的位置,清教徒为表忠诚,在斋日那天是不吃鱼的。于是,“不吃鱼”就逐渐被引申为“可以信赖的(being reliable)”。
再如,某些含有动物形象的英语谚语和成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对应表达方式,还有一些谚语虽然字面意义相互对应,但其附加意义、感情色彩、评价目的不同,翻译时。如果译者不考虑语言语境和文化的综合因素,往往使人不知所云,很难把握其真谛。例如:
(2)“You old buffalo!”she thought.Her face crimson with suppressed fins.
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全译本)将它直接译为:
“‘你这条老肥牛!她心里直骂,由于压着一腔怒火,所以涨得满脸通红。”牛在汉语里面代表勤劳、吃苦、任劳任怨,而在英语中则带有恐吓、愚弄别人、令人厌恶的人的意思。从语言语境上分析,“老肥牛”和骂人的话逻辑上不连贯,严格意义上讲,它不能算作一种骂人的词语;而从文化层面考虑的话,我们显然发现这个形象在汉语里面并不能让人产生什么相似的联想或者共鸣。这样,译语中保留的动物形象就会被读者误解,而汉语中也没有相似的动物比喻,因此要舍去原文的动物形象,直接采用解释的语句,试译作:“‘你这令人厌恶的老东西!她压着一腔怒火。满脸憋得通红。”这样,不仅语句地道通顺多了,我们从情感上也能接受并且想象出小说中主人公当时那种愤怒的状态。
(3)rain cats and dogs
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下得和猫狗一样”,从语言语境上分析,整个句子让人看了不明就里。
它其实出自希腊或者罗马神话故事,据说巫婆骑着猫从雨中经过,而神仙Odin,他掌管智慧、诗文、战争和农业,常把dog带在身边,把它作为刮风的信号。这样dog也就被看作是强风的象征了。还有一个说法:古代街道排水设施太差,一下大雨,许多猫和狗都被淹死,雨水流走后,街上满是猫和狗的尸体。第三个说法是该成语来自希腊文的catadupe,意为“瀑布”,下瓢泼大雨时犹如瀑布,后来慢慢演变成了rain cats and dogs。所以应把它翻译为“倾盆大雨”。
另外,在习语的翻译技巧与手段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总结起来不过是直译、意译、增译与注释这几种。笔者认为,翻译习语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而在于文化背景知识和习语知识的积累与广泛了解,以及对翻译的根本理念的认识,即翻译的本质与目的是什么。可以说,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会造就不同的翻译风格,很难说孰对孰错,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对应不同的时代,也应该在翻译手法上有所偏重。而且翻译理论不应也不会停滞不行,或是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我们必须不断摸索,不停推敲,善于观察,才能找出最适合、最可行的翻译法。
综上所述,英汉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动物名称的习语或比喻。动物习语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即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所以我们应首先对动物习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作深入比较,熟知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内涵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孟广龄.翻译理论与技巧新编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务馆.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潘翠琼,肖依虎.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9-31.
[8]李君文,杨晓军.东西方动物文化内涵的差异与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7.
[9]郑海凌.论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翻译,2000,(2):19-22.
[10]范东升.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J].中国翻译,2000,(4):31-34
[11]唐述宗.英语词组大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12]夏清祥.英语成语故事[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9.
[13]董明晶.英语习语的来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4]陈勇,刘肇云.论英语中的动物习语[J].宜宾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