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9-06-29王海龙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意识空间思维

王海龙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学校教育从何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令众多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的事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根据几年从事生物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因为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发明都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且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拓展学生活动的空间:在观察现象中,教会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被简化为教师面孔的呆板,学生僵化的行为:学生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学生如果没有听懂或没跟上记笔记,也不允许私下交谈;学生提问需要举手,答完问题后得不到老师的允许不能就座……种种禁锢学生活动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充分保证和发展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又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曾有一本杂志介绍了这样的事情:美国一位教授为了测试学生的能力情况,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青蛙的舌头的位置在哪里?让学生第二天带答案来。结果中国学生带来了课本当依据,而日本学生则带来了青蛙。中国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是熟练的,但实验技能、研究探索意识相比之下较差,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关。如果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大增,创新教育才有落实的可能。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给了生物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最好的素材,充分发掘、利用好这些现象,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一方沃土。

实际工作中,教师常用限制讲授时间的办法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首先教师的讲授时间常常分散在课堂45分钟,无法统计。其次,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依学习时间长短而论。因而,我们在提倡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拓展学生活动的空间。

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研究问题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提高,其灵魂是创新性想象力,其表向性特征是具有独创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不搞简单的就事论事。

理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生初步形成了寻找问题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后,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后研究问题的习惯,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阶梯问题情境,以疑激趣,以疑促思,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获知、练能、增信,即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包办灌输的做法,绝不能把桃子摘下来送到学生的手中。

此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代替后进生、以教师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做到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让学生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在学中能发现疑问、解决疑问。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能促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拓展学生表现的空间: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当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一项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变为产品,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在适宜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得不到认同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强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动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为每位学生创设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操作绝技,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精心构思的作品,如诗歌、模型、标本等。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致于流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意识空间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