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首因效应”,争取良好开端
2009-06-29陈芙亚
陈芙亚
导语虽短,其意却深,一篇简短而成功的导语,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
三国时期,有一大才子,叫庞统。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即人称“有知人鉴”的水镜先生,第一次见到庞统就“甚异之”,“称统为南州之士冠冕”;并且水镜先生还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他说的“伏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就连诸葛亮也对庞统评价很高,说他“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诸葛亮可能是自谦一点,但对庞统的评价之高,绝不在水镜先生之下。
可是庞统的相貌长得丑,也是出了名的。《三国演义》第57回有如下情节:鲁肃向孙权举荐凤雏先生庞统,并盛赞其才。孙权也是“闻其名久矣”。但见面之后,孙权“观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招聘者”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后鲁肃又作书推荐庞统给刘备,“统见玄德(刘备字),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以至这个久闻统名又有思贤若渴美誉的刘备,只让庞统做了个来阳县令。这就是“首因效应”在三国时期上演的一场历史剧。
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绝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刘备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那么,什么是首因效应呢?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46年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当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就通过实验证明,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我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开好头,吸引住学生,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第一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导语上下功夫。
教学导语,是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头或正式接触课文内容之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讲的具有引导启发性的话。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同时又和其他教学环节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代替的作用。导语设计得好,可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一马当先”的作用。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但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最成功的导入。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精彩的导语呢?根据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向他人借鉴,我认为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机智、灵活地运用一些“开场白”的技法,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语,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活跃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导语设计方法。
一、情境渲染法
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俗话说“触景生情”,一定的情境就能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可以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幻灯、图片、录相带、影碟等手段做导语,这样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
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越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农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球,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那么,清晨的果园,果园的清晨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随着作者丁玲的行踪去观赏一下《果树园》清晨的美景吧!”
这段导语,既传神描述了客观景物,又抒发了主观情感,语言形象生动,一幅多姿多彩、极其绚丽的晨光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了学生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又如,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将符合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更能让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的氛围,体会诗人的情怀;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听腾格尔的《父亲和我》,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学生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
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开门见山法
课题,是讲授内容的眼睛和窗口,因此教师对某课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大可发挥开门见山之功效,使学生抓住重点,能促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同时还极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
比如我在教授鲁迅的《药》时,设计了如下导语:是谁买药?谁在吃药?又是谁在谈药?药来自谁家?药效怎样?华家吃了夏家的药,那拯救华夏民族的良药又是什么呢?这样学生很自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探求答案。这样导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了中心或主题,是语文课常用的方法。
三、比较导入法
语文教材有的课文就是将两篇反映同一主题、感情基调不同的课文合为一篇,这样更适合用比较导入法。如《乡愁诗两首》就可以这样导入:“乡愁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是许多离乡文人蕴藏在心底最深最真的情结。情郁于中,发泄于外的风格却各不相同。今天我们所学的《乡愁诗两首》就表现了这一点:余光中的《乡愁》浓郁低沉,而席慕蓉的《乡愁》则清新缠绵。那么除了风格外,在写作技巧上还有什么不同呢?”这段导入是两首新诗的比较,同一主题的诗却存在差异,通过比较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设置疑问法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愿我们都能灵活运用“首因效应”,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即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
[2]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