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转换
2009-06-29蒋彧
蒋 彧
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有的角色意义面临解构,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和转换显现出迫切性。要实现这一飞跃,必须从思维方式、教师与对应关系的认识和教育的文化审视上去突破。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和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成为教育文化的自觉者。转换要从教育文化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无师则无校,无好师则无好校。如何成为好师,尤其是如何造就一代适应时代要求的好教师,这关系到当今教育的成败。
信息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网络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一下子拓展开来,其速度之快捷,含量之博大,操作之便利,超乎人们的想象。讲台上的教师和讲台下的学生,在网络中已无讲台相隔,获取信息也无先后之别,传统师承的方式显然落伍。面对这一传媒的革命,我们必须思考,在教室原有的角色意义不断地被解构、被消除的情况下,应如何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进而推进角色的正确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后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用以分析个人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方式。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在教育这个促进人社会化的活动中,有两种重要角色:施化者和受化者。在传统意义上,教师对学生承担着施化者的角色。这一角色要通过一定的符号媒介向受化者表达和传递信息、观念或情感,其行为往往是主动的、积极的,在信息的拥有量上具有优势,而受化的学生则常常是被动的,是缺乏自主的角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两者的关系面临着诸多变化。
事实上,从孔子布道式的教学,到长期以来的学校教育,教师的角色一直处于一种渐变之中。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教学理论不断系统化,检验指标更趋规格化,教师这一职业的自主性逐步减弱,个性特征也趋于模糊。教师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法、同一进度,对一大片学生进行教学,用同一标准去检验学生的学习质效,同时,也被用同一标准去接受教育效果验收。教学在实际上已进入了生产流程,教师在这个流程中只是充当了操作工的角色。难怪在应试教育的大拼搏中,一些教师要采用“反复强化”、“题海战术”、“延长学习时间”、“频繁测试”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益。这中间虽然运用了不少企业生产中的经济学原理,然而却大大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要义。如此状况下,学校某种意义上已不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成了生产企业,教师已不再是代表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却成了地地道道的“人模”制造者,让那么多千差万别的人,成为同一模子中出来的“标准件”。
许多有见地的教育家一直在大声疾呼,中国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来个大的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意识都要转换,其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这种角色转换更是势在必行,变则把握时代先机,有所作为;不变定会为时代所淘汰,企图凭借在学校学习的一点知识来做终生教师,已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教师角色的定位,首先要建立在思维方式的突破上。列宁认为,人的思维“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必然要从思维的更新开始。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把教与学视为一组对立的元素,谈到教,就只以教师为主体,说到学,就只以学生为主体,于是“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让学生获得一杯水”便成了金科玉律。教学的过程成了单向的灌输。在网络世界里,这种思维成了正确认识教育的障碍。在信息已经公开化,获取渠道已多元化,掌握网络媒体已普及化的今天,教师已失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垄断权,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必须再学习才能搞教学,学生却可以不从教师那儿,而是从网络上获取知识。教与学需要“和”,以往那种教与学的对立,认为只有学被教统一了,才能完成学的思维,实在是太僵化了。根据认知工具理论,学习者借助外部的认知工具可使思维活动外化,有利于高级思维的教学监控;而同时合理设计和使用的外部认识工具能激活认知和元认知的策略,进而促进反省思维。这里突破了原有的教与学的“双厢对立”思维模式,建立了教、学、认识工具的“三维适应”新思维,力求让教与认识工具、学与认识工具达到和谐,而教与学的差别,又能在“和”的教育生态中得以显示,相得益彰。这很合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而不同”。
其次,教师的定位要从教师的各种对应关系中去认识。教师的对应关系主要有学生和认识工具。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已掌握了现代认识工具的人。现代认识工具既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也就是说物对人的服务,并不选择对象。为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往园丁与树木、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而是学生运用认识工具去主动学习,教师运用认识工具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最后,教师的定位还应从教育文化的视角去审视。信息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出现的情况下,人类活动的时间、范围的模式改变了,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人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出现了多元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多元教育文化。教育具有保存、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面对多元文化生态,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力量便日显弱小了。在此情况下,多元文化教育不能再一味强调落实到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内容上,而应要更多地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先知者,而应是为学生提供选择,参与探索,实施教育文化心态的辅导者。
二、 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代使教师原有的角色意义不断被解构、被消除,教师角色的转换显示出迫切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向国际教育局提供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第二,教师应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第三,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第四,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第五,教师应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第六,教师应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活动。第七,教师应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第八,教师应削弱加之于孩子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信息社会的到来,昭示21世纪人类发展的核心是学习。过去的学习是在教育的关照下进行的,因此,知识渊博是良师的主要标准。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向人们提供的知识,其丰富程度是任何个人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同时,这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人人都可以从中学习,教育的关照淡化了,面对学生,教师再也讲不出“舍我其谁”的豪言了。学习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教师也无法例外,必须首先自身做一个勤恳的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八条,讲的就是教师在角色转换中,需要加紧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再也不是局限于知识,更多的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修炼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要有积极旁观、真实感受学生所作所为、所想所思的洞察力和对学生针对性指导的策略,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发挥咨询、顾问的作用,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激励思考,由教学管理转向引导,其中包括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定和协调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习策略,激励学习动机,以自身的言行做学生的人格模范,与学生一同寻求真理,分享感情和想法等。总之,教师要将教学的精力、时间更多的用到从事有效果、有创造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动中去。
最后,教师还应是优秀的合作者。信息社会带来了教育的开放性,教师传统的“专业个人主义者”角色已无法再扮演下去,将课堂活动与社会活动相隔离,封闭于本位课程的教学中,也完全不可能了。课程需要开发,课堂需要拓展,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需要增强,这一件件工作都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但又是教师单独无法完成的,这里需有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区人员、教师与教育家等方面的通力合作。长期以来,教育对人的大工业条件下的标准化生产,不仅是对学生,而且是对教师的社会人本质的忽视。教师应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参与社会合作,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专业人士,还要成为某种价值观的承载者。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合作还包含由于角色转换认识差异引起的角色冲突的调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随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好学校和好教师已不是平常意义的学校和教师了。尤其大学不应再是封闭培养精英的象牙塔,教师也不再可能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信息时代促进了人学习的自主性。一所好的学校应成为学习者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最佳场所,成为学习者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领悟人生真谛的圣殿。教师角色意识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有一个过程,其突破口是教育文化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师生关系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自身角色转换的自豪感、新角色的荣誉感也很重要,这是促进转换的内驱力,它会使这种转换成为一种自觉。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换是涉及教育文化的一次深刻变化。文化是教育的核心,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过程、方式、内容、结果等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精神,本质是心理的、观念的、精神的。我们的教师在面临这场与旧的观念决裂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自觉地迎接痛苦的历练过程,争取实现教育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