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滨:一部作品,承载震区百态
2009-06-29Latte
Latte
一直很期待杜海滨的新作《14:28》,听说他两次进川拍摄素材,于是很想了解一下经历了地动山摇的灾区人民如何度过灾后第一年的生活。在工作室里见到正在为后期忙碌的杜海滨,他沉淀了一下心情,与我再次聊起这场灾难与这部作品。对于听者和说者,都不仅仅是回忆和缅怀。
《14:28》的诞生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对于纪录片导演杜海滨的冲击非常大,他在地震发生两天之后便搭乘飞机赶往成都。开始只是希望能筹备一些救灾物资去帮助灾民,但是到了受灾地区以后他马上有了用摄像机来记录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的想法。杜海滨说,其实这部作品最初的创作想法还是想表现对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些人的一些对生活的看法。
纪录片本身具备几个功能,一个是反应文化判断,社会责任和良知的文化载体:另一个就是它的批判功能,第三点就是人文关怀。杜海滨认为纪录片是一项严肃的艺术,他的纪录片创作也一直在朝着这几个方面努力。这次关于四川大地震题材的作品《14:28》也是想从地震后的场面中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关怀。这也是他以往作品里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个延续,在地震发生后,我们看到从政府到民众都在采取很多应急的措施,在抢险救灾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人类生活的一个惯性。地震并没有打断或停止人们的生活,而人们重新建造美好生活的时候还是会依照地震之前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这对杜海滨来说,是他想表达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目前《14:28》正处于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预计本片会在2009年中旬制作完成。杜海滨介绍,两次进入灾区一共拍摄了170余盘素材,为了节省空间,现在只是把大部分素材进行了上载。目前已经用光了三个TB的硬盘,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可能还要不断的去删掉一些没用的素材。因为170盘的素材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会专门有一个人负责整理场记用于后期编辑。预计成片的长度会在三个小时左右,因为这部影片是与CNEX基金会合作,所以威片的发行推广会由基金会来运作。
两次进川见证生命奇迹
据杜海滨介绍,这部作品大概会分成两个部分。因为先后两次进入灾区去拍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杜海滨在这部作品的拍摄中时刻提醒自己尽可能地放弃主观判断,而先是到现场去感受,然后把这种感受形成一种判断再形成一种观点。杜海滨介绍,这两次进入灾区拍摄所走的路线大致相同。他们曾经到过的拍摄地点有都江堰的虹口,蒲阳,北川的擂鼓镇、安县,德阳的什邡,汉旺等。
第一次去灾区时,他拍回来的镜头更多的是关于“废墟”。城市的废墟,农村的废墟,民居的废墟,公共场所的废墟……杜海滨说,废墟里的一切,将人们带回对地震前的回忆,想象这个地方曾经是什么样子,便能更深刻地意识到地震对人们的生活的改变。自然地力量,人的状态,包括人在地震来临一瞬间的状态,以及地震过去几周后人的状态,都在废墟的背景下,通过杜海滨的镜头展现着。同时,杜海滨也在这些废墟上碰到很多人;有去寻找亲人的人;有去寻找物品的人;有去捡东西的人;有去偷东西的人;有去维持秩序的人等等。当所有的幸存者在废墟上慢慢出现,杜海滨觉得越来越有力量。
地震后杜海滨在灾区进行了二十多天的拍摄,回来之后断断续续听到很多关于灾区的消息。他也很想找到一个时间再过去拍摄一些素材。正好春节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杜海滨介绍说,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事件。根据以往的拍摄经验,在这个时间段去拍摄,应该可以集中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情况。而且在春节的时候灾区也确实发生着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比如国家的高级官员会到灾区慰问灾民,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过一个好年。从客观上看,地震过去后半年的时间,这些身处灾难的人们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是否能够过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春节?这都是杜海滨第二次去拍摄想要得到的答案。
第二次去灾区拍摄素材的时候强烈的感受到人的生存欲望和能力是非常强的,杜海滨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生生不息”。在城市、乡村和山区,重建的速度和程度都不太一样。在城市里,有的地方已经建起了新的房屋,但也有一些危楼还没有拆除,一些建筑垃圾还没有得到清理。杜海滨看到,春节时集市上的物资还是非常丰富的,可以保证人们的日用所需。同时,他也感受到很多很复杂的社会现实。这些事可能在道理上能够理解,但是在现实中遇到还是会让人感觉很差异,很难接受。比如在灾区看到有人在废墟上偷东西,在重建家园的时候还是有人在玩弄权术等等。人性中黑暗狭隘的一面在地震后也还是依旧存在着,杜海滨介绍说,这一部分在影片中也会有所体现。
难忘的镜头
在前后两次的拍摄过程中,杜海滨遇到了很多令他难忘的镜头。而能抓住这些另人震撼的镜头一方面来自他记录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纪录片导演和摄影师对于拍摄主体的一种敏感和预测。
毁坏的道观
第一次去拍摄时,杜海滨拍摄到一个依山而建的道观。在道观的下面有一间倒塌的民房,还能听到清晰的犬吠。他用长镜头记录到一个妇女来到倒塌的民房前跟自己的狗说:“犬儿,你不要叫了。你福大命大,等我处理好了事情就带吃的给你。”然后妇女随着一名道士进了道观,不一会儿他们出来了,妇女又走到她的房屋前。狗见到主人再次吠叫起来,妇女面对着狗又说了半天的话,突然间情绪失控就哭了起来,并且面对道观的方向跪地叩拜。这个镜头让杜海滨深刻感受到地震给人们心里带来的阴霾。
北川观景台
在北川县城旁边的山上,蜿蜒的公路拐角处有一片平地,从这里可以看到北川县城的全貌。地震发生后,北川封城。这里成了很多人悼念逝者的地方,从这里眺望这座废城,不禁使人感慨万千。杜海滨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官方设置的“观景台”,还有一些小赈在兜售地震的照片,光碟和祭品。小贩把自己拍到的温总理来视察时候的照片以及其他的关于地震的照片放大,售价五元到十元不等,销路还比较好。杜海滨不止一次来这里拍摄,有一次使他最为难忘。那天去到观景台的时候天色已接近黄昏,卖东西的小贩也只剩下一两家,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烧纸祭奠亲人。小贩在货摊前,用音质很差的音箱放着佛教音乐,音乐声回荡在山谷里。因为天气很冷,几个小贩围聚在火堆旁烤火。天已经快黑了,但是能见度很好,站在观景台上,耳边流淌着极具穿透力的佛教音乐,看着下面被大地震以及泥石流完全毁坏的县城,这个画面给人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探访胥家镇
春节时去灾区拍摄的一天,杜海滨一行在都江堰拍摄素材。正巧赶上
一对新人结婚。与新人攀谈后他们邀请杜海滨去胥家镇拍摄他们的婚礼。在路上,司机师傅与杜海滨聊起来,他说到温家宝总理来视察灾区时的情况,他说温家宝总理使他非常感动。进而又邀请杜海滨去他们家也坐坐。当杜海滨一行人来到司机师傅家里没多久,这几个扛着摄像机的人就被村民们注意到,并且围住了。他们每个人都在表达着自己的问题,杜海滨只好改变了最开始的拍摄计划。打算自己到镇子上走一走,转一转。就在司机师傅居住的房屋后面,看到老一些的民房都倒塌了。这时候一个人吸引到杜海滨的注意,这是一位老大爷。他穿着颜色老旧的棉袄,戴着一顶旧棉帽,嘴里还叼着一个烟斗。当他发现杜海滨用镜头对准他的时候,他就左右躲避。这个行为被后面几个一直跟着杜海滨他们的农村妇女看到,不由开始取笑他。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过面对镜头的经验,这位大爷一直在和那几个妇女诉说着他的故事。但是别人也都有自己的烦事,并没有人仔细听他说。而这位大爷,在诉说的过程中突然情绪失控,哭了起来。他哭的时候把脸转了过去,当他再转回过头的时候,眼睛是湿的,杜海滨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他觉得这个人物这个情节给他的触动特别大。
纪录片是一种声画艺术
杜海滨坦言,自己做纪录片最大的理念就是自由表达。哪怕在制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方向在变,但是这都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表达的。
纪录片是靠声画传播的一种艺术,声音和画面对于纪录片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果一部纪录片没有声音或者声音爆掉了,那肯定是没有办法观看的。反过来假如一部纪录片只有声音没有画面那就是广播了。纪录片创作的低成本化会有一个底线,一个大家可接受的底线。比如在创作方面创作经验的不足,经济能力的不足等等。但是呈献出来的作品不能跌过一个限度,如果跌过了限度那么这部作品的表达就达不到本来的力度了。但是在有能力的基础上,也一定要追求对画面更清晰的还原以及对声音更清晰的还原。因为摄像机和录音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辅助艺术创作的,所以每个纪录片创作者都应该做到熟悉自己手中的设备,了解它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来为自己服务。另外,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一个专业的态度,包括前期和后期的。它可以帮助创作者把一个低成本的影片制作得更好。不能因为你使用了一台DV甚至是家用DV,就放弃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因为纪录片毕竟是一个声画的作品。
便携摄像设备助力纪录片创作
谈到这些年拍摄纪录片使用的设备,杜海滨说:“因为ccD太小的问题以及信号的问题,HDV和DV拍摄的作品在转胶后可能会有一些区别,HDV拍摄出来的作品在画面上可以达到更好的一个标准。但总体来说,便携摄像设备对纪录片的拍摄还是有最大好处的。因为纪录片拍摄的机动性很强,随时都有可能开始拍摄,并且要保证长时间的拍摄,同时它又需要拍摄设备的耐用性比较强。”杜海滨使用的佳能设备基本可以解决在纪录片拍摄当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艰苦的拍摄环境中,便携的设备可以让拍摄者坚持完一天的拍摄,但是如果换做笨重的大型设备,那恐怕是无法完成的。而且随着高清便携摄像机的发展,纪录片导演不但可以感受到这种轻便带来的好处,还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画面。杜海滨甚至认为,特别是在国内和其他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是DV/HDV的出现,纪录片创作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创作高潮的出现。
纪录片经验谈
通过多年从事创作和拍摄纪录片的工作,杜海滨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创作经验。首先,要把生存和拍纪录片这件事情分开。只有自己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才可能去关注别人。也不要把拍摄纪录片的回报跟自己的生活挂起钩来。纪录片可能会给你带来荣誉和成就感,但它不能像拍剧情片或其他类型片那样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但这个现实也会使得拍摄纪录片变得更纯粹。这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用自己的钱去拍摄纪录片,杜海滨介绍说只要有极大的耐心跟基金会合作还是有很多基金会可以申请到基金的。其次是要有一个真诚的心态,并且忠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要违背自己的创作意图去创作,明明不关注这个题材,但是看到别人都在拍所以自己也拍,这都是没有意义的。第三点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当你有想法的时候要尽快去落实。在纪录片创作这个行业里面,其实没有老少之分,所有好的东西大家都可以互相学习。只要有兴趣,大家可以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