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庄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06-29徐建峰夏志萍庄丽珠郑婷
徐建峰 夏志萍 庄丽珠 郑 婷
摘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建设应考虑的5个问题,指出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应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注重传统、体现特色,强化宣传、全民参与,建立机制、长效管理,以期在为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5.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56-01
农村生态绿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而村庄绿化建设则是农村生态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重大推动作用。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贯彻苏州市政府关于做好村庄绿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对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切实把村庄绿化建设作为“绿色太仓”建设的工作重点予以大力推进。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全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按照“以绿净村、以绿美村、以绿富村、以绿兴村”的建设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展了以村庄绿化建设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生态绿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城厢镇电站村、陆渡镇三港村、浮桥镇牌楼村和璜泾镇新民村等一批老村落的绿化建设改造。几年来,通过一系列村庄绿化的建设改造,全面提高了太仓市村庄绿化建设水平,绿化美化了农民家园,构建了和谐怡人环境,也增强了村民建绿护绿意识。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应结合各地具体实际,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和社会经济等对村庄分类指导,本着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予以统一规划建设。在村庄绿化建设时要根据相应的要求,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绿化树种选择上要最大限度地采用乡土树种为主,采取见缝插绿、乔灌花草结合、常绿落叶搭配等模式,同时应将环村林带建设与农田、水体、道路建设相融合,与庭院经济、经济林果发展相结合,积极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优美环境,形成错落有致、绿叶常青的乡村情趣。如城厢镇东林村主要体现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村庄绿化;在浮桥镇协心村主要体现“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园林水乡的特色。
2生态优先,兼顾经济
村庄绿化建设应提倡原生态景观,尽量不搞或少搞人造景观,并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在确保生态建设目标的同时,合理配置树种,创造景观效益,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用。应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栽植桃、李、杏、柿、石榴等果树以及葡萄、丝瓜、扁豆等藤本瓜果蔬菜,既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3注重传统,体现特色
村庄绿化建设中,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传统文化,彰显自然和谐。应根据不同村庄相异的地形和建筑等特点,采用多样化绿地布局,不搞千村同面和千篇一律。绿化建设中,应对路边、宅边、水旁等采取多样绿化形式,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对一些荒废地、闲散地、垃圾堆放地,则应通过整治清理后,营造成环境优美的农民小公园或公共绿地;对部分不适宜建筑和道路交通的较复杂的、破碎的地段应见缝插绿;结合河塘疏浚、清杂、整坡,搞好河塘边绿化。在绿化树种配置上,应尽量选择易成活、管护成本低的乡土树种。
4强化宣传,全民参与
村庄绿化建设关系到每个村民,渗透到千家万户,不能仅靠政府投资,应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到千家万户。应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村庄绿化的重要意义,全力引导镇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群众对村庄绿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做到全民动手、广筹资金、扎实推进。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把村庄绿化建设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新风尚。
5建立机制,长效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保障村庄绿化建设成果的一项长效措施。村庄绿化建设搞好了,但如果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往往会出现“年年种树不见绿”的后果。为此,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养治结合,建管并举”的方针,制定和完善村庄绿化建设的养护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坚决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把阶段性集中绿化建设同做好长效养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巩固绿化建设成果,让农民经济上得益,环境上舒心。
6参考文献
[1] 王明月.提倡“一村一品”原生态景观——路桥区村庄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2008(17):49.
[2] 畅晓霞.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