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体现
2009-06-28陶侃
陶 侃
[摘 要]建国初期农工商的“三大改造”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而马克思主义在这样新的历史背景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成过程。在中国的每一次重大战略国策中不难看出,无一处不尽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成功结合,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更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跃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战略国策中体现其哲学精髓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简介:陶侃,单位: 湖南安乡发展改革物价局。
一、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一大特征就是普遍联系,所谓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这种辨证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1]
世界作为一个系统来说,也具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辩证特征即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2]这些特征表明:世界不是各国的简单拼凑,它存在于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世界的功能和属性不仅取决于各国的作用,更取决于各国联系的结合方式和结构;世界不是封闭的,它与其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因此改革开放能够将中国敞开国门而置身于这个大系统之中,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具体表现为与各国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
经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行得通的,并且是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一理论灵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些重大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例如环境恶化、两极化的扩大及就业等民生问题,这时只坚持改革开放就不能满足我的发展的需求,必须诞生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矛盾,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结合当今的国情而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它的哲学底蕴仍然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起来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成为与其不可分割的战略指导和发展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单是这简明扼要的几个字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成果,并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党中央为什么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会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为什么确立其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是因为符合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永恒发展观。
首先以人为本正是应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理清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利用事物的内部矛盾来推动事物的发展。根据理论,主要矛盾是在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一种矛盾内部的对立面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3]
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力,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显然,人是生产力的核心,是发展的主体、目的和动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以此为轴心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抓重点,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利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充分发挥其支配地位,解决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其具体做法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由此就引申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另一要点:可持续发展。
上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必然将由可持续发展来协调,因为可持续发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永恒发展观。在永恒发展观中,发展的过程性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首先,发展的过程性就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4]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5]
三、和谐社会的辩证思想
上文提到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概念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也只有在和谐社会中,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更好地实施。因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观点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实施条件,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和谐共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否定了辩证思想中矛盾的对立、斗争等关系,而是从斗争、对立思维逐渐向和谐共处的转变和发展。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由于人类发展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增强并且被肯定,坚定了人们通过竞争来促进发展的观念。因此,在这种思维模式中,对立、斗争比和谐、同一更占主导地位,虽然和谐是目的,但是要实现它必须通过斗争来解决。显然,对立、斗争被当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黑格尔就是这样看待问题的,并把事物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矛盾的对立关系。
然而和谐社会就是要转变这种对立、斗争的思维方式,从协调、平等、和谐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也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和扩大,我们不能再像阶级社会那样用对立、斗争的角度看待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就应该以积极、宽容的态度来使矛盾双方协调、统一,也就是说不必非争得你死我活,而是尽量采取缓和的方式将冲突最小化。其次,在当今世界,合作和双赢是主流趋势,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之间的两极分化等,但是矛盾和冲突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和谐共处才是正确的选择。
历史证明了只有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并加以应用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来才是唯一通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也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为今后的道路奠定更加可靠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13
[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5
[3]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36
[4]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4
[5]俞可平,李慎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 // 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李惠斌。重庆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