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墨动画及其在三维动画技术下的表现

2009-06-28陈思宇

消费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动画片水墨动画

陈思宇

[摘 要]在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实践中,借鉴东方艺术的奇葩中国画的基础上诞生了另一个奇葩水墨动画。水墨动画开创了动画片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出现是我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进程中的又一次飞跃,更是中国动画人为世界动画做出的一大贡献。

[关键词]水墨动画发展瓶颈

一、水墨动画

(一)动画与水墨

动画电影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艺术门类,只有把它植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达到血脉相通、水乳交融的共生,才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艺术精品。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是在中国的民族性格、传统文化、审美观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等土壤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擦、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并在构图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些特征与动画的创作特点有极大的相似性。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在看过《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两部中国水墨动画后,曾说:“当听到水墨画能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技术搞的呢?确实难以想象。

水墨动画形式在情感表现方而较之单线平涂的动画形式更加细腻、含蓄,有“润物细无声”之妙韵,这一点与中国的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外国人看到水墨动画片后的惊呼并不仅仅是惊叹水墨画这种纯中国的美术形式,还包括水墨转换为动画后所传达出的中国式的感情,而两者加起来便更深切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

(二)何为水墨动画

水墨动画作为动画影片的一种,是中国动画艺术家首创的一种动画创作技法,它运用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和风格引入到动画制作中,形成特有的水和墨的渲染效果,使活动人物的边缘线并不是简单的线条。水墨动画突破了动画电影史上只有“单线平涂”一种形式的局面,是一项非凡的创举。和其它的动画片不大一样,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如果把每个场景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水墨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潇洒自如,透露出一丝的灵气,壮丽豪放的泼墨山水背景浑然天成,笔调柔和而又充满诗情画意。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审美体验。

二、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广泛开展技术创新运动,在开拓动画新的表现形式上,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特伟,想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大家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验,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拍出了一本《水墨动画片段》的样片。1960年1月,正好赶上举办“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于是特伟把这段样片一起带来参加展览,这时恰巧“陈毅同志参观展览,并听取了上影厂关于水墨动画的汇报,陈毅同志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如果能让齐白石的大虾、鱼虫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话,那就好了。这句话让当时的动画电影制作者深受启发,他们请教了不少著名画家,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摸索,不久之后,终于将我国绘画艺术的瑰宝水墨动画搬上了银幕。”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前,在这三十年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四部公开发行的水墨动画和几部实验性的水墨动画短片:

1.最早的实验性水墨动画短片《鱼虾》、《青蛙》、《小鸡》2.我国第一部公开发行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3.水墨动画的升华之作《牧笛》4.文革后的第一部作品《鹿铃》5.水墨动画的颠峰之作《山水情》

三、水墨动画发展的瓶颈

水墨动画在借鉴传统艺术风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自1961年的第一部《小蝌蚪找妈妈》到1988年的封笔之作《山水情》,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既使作为动画短片存在的水墨动画,总共才不过四、五部影片的数目,作为一种成熟的动画样式,这样的产量是惊人的稀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其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回头看来,水墨动画的成功与当年动画制作者水滴不穿的功夫与毅力是分不开的。但这样繁复的制作工序,确实制约了水墨动画的发展,以至于这么多年下来才有这么寥寥落落的几部作品。由于进入市场经济后,水墨动画制作工艺的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与刚刚开始商业道路探索的中国动画来说格格不入,所以遭到了创作人员的抛弃。另外随着开创水墨动画辉煌的优秀人才的逐渐离开,特别是后来者不愿付出努力去掌握和研究水墨动画制作技术,使得水墨动画创作一度停止。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的方面:

(一)水墨动画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人员投入惊人

水墨动画由于需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很短的片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水墨动画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和达到的。参与者除了特伟、钱家骏等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参与了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水墨动画在国际受到同行交互称赞。可是也正因为水墨动画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脱离,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美影厂等专业机构改制重组,大小动画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动画市场,国外加工片成为主流

这种情况不仅是水墨动画面临的局面,许多其它优秀种类的国产动画同样如此,像剪纸片、木偶片等。传统动画制作工艺烦琐、产量低,如果是在没有规模经营的状态下,有限的产品数量不能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人气,不能够大规模的开发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也吸引不到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动画业。几年生产一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同商业价值相违背的。市场经济的把水墨动画推向市场,而这个市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起来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专业机构的改制重组,没有了靠山的水墨动画顿时手足无措。同时,大小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抢滩中国动画市场;外来加工片也随着改革开放一起登陆中国市场,在追求效率和金钱的潮流下,高于国产动画价格十几倍的加工价,把国内大部分动画业骨干力量几乎全部吸引进去。导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很少看到优秀的国产动画出现。

(三)专业人才缺乏,敬业精神有所不足,呈现后继无人现象

拿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它是根据方惠珍、盛路德同名童话改编,艺术指导特伟,技术指导钱家骏,背景设计郑少如、放澎年,动画设计唐澄,邹强、戴铁郎、阿达、吕晋、严定宪、矫野松等,摄影段孝萱、游涌、王世荣。很多动画名家都满怀的热情投入到动画片的制作当中。但如今,在动画片制作当中,著名的艺术家和画家几乎是很少参与,而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师又普遍缺乏水墨动画的创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更是一无所知。这是导致中国传统水墨动画断代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解决了水墨动画制作工艺的繁杂。

猜你喜欢

动画片水墨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水墨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泼尽水墨是生平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