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创造力

2009-06-28刘珉曳

消费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摘 要]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国内比较严重的问题,具有创造力才具有竞争力。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从多角度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培育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培育 大学生创造力

作者简介:刘珉曳(197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国内比较严重的问题,抛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本身的创造力也在制约着他们的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当今企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主动性的判断力和创造精神是最为重要的素质。而很多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创造力不足。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一、创造力的内涵

创造力是正常人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凭借积极的个性、独特的智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主动实现新颖价值的综合本领。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脑科学认为,创造力是一潜在的脑功能,创造力的培养开发,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激发人们潜在脑功能的发挥,也就是通过培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脑功能的创造潜力。

创造力是每个普通的人都具备的潜在的自然属性,它与先天因素、主观努力和后天培养等密切相关,包括想象力、思考力、注意力、情感、意志、性格、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由此可以看出,有些能力与先天智力因素有关,而大部分非智力因素都是可以后天塑造和培养的。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影响并不明显,差别在于后天的培养与教育。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力,这种潜力都会在他们的学习、训练、实践等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高等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大学生的这种创造潜力转化为创造力。

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造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创造性人才培养不相适应

第一、重知识传授,轻创造力培养。教师上课“满堂灌”现象仍非常严重,很少有独立思考,探索新的天地的时间和精力;第二、闭卷考试把学生引向死啃书本和死记硬背的歧途。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死记教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和考试方式使学生养成了、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抑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第三,培养模式和思路比较单一。不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对个性突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扶持不够,甚至有的还会遭到非议。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知识经济是以以智力资源和脑力劳动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为依托,以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为主要动力,以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新式经济形态,它具有不稳定性、不可测性、跳跃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这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培养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人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然而,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当今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是不相适应的,至于专业课所涉及的最新科学前沿更是远远赶不上。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之间还缺乏应有的联系和必要的综合性,尤其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着分离现象,抑制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三)教学管理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即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延伸。人只有在创造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创造的活动。然而,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较为死板单一,抑制着创造力的发挥,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如学分制本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措施,但目前各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大多是在原先学年制教学计划中演变而来的,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大,致使拔尖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至于想转系、转专业更是难乎其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缺乏开放性,学生的自学场所、实验场所、科研活动场所也受到限制,导致大学生个性不突出,缺乏创造性思维,实际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三、高校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一)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新奇事物总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提出各种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求知欲不仅是激起科学家、发明家不断进行钻研与创造活动的重要品质,也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可以精选设计教学内容,尝试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去掌握预定知识,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二)开设创造学课程,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创造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讲,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其中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从培养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能够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开发,这对于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创造性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索活动、制作操作活动、技术发明活动、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活动、科技文艺和科技讲座等。还可以组织兴趣小组,比如科技小组、文艺小组等。另外,组织的各类竞赛,大学生科技活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获得书本上无法得到的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 (1):168-172

[2]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 (5): 78-82

[3]蔡华俭,符起俊,桑标,等。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一一 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J]心理科学, 2001,24 (1):46-49

[4]赵池航。以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5):80-81

[5]鲁兴起,王琴。谈创造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一一贝塔朗菲通才教育思想述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5):30-33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思维跳跳糖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