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制问题探析

2009-06-28

消费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规制利率民间

马 宁 王 鹏

[摘 要]政府有效的金融规制安排是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制的现状,剖析农村民间金融规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其进行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民间金融规制

本文系吉林大学“985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金融规制研究”(200812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宁(1982-),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鹏(1980-),辽宁锦州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金融,一般是指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融资活动。[1]目前,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2003年,我国的民间融资规模只有8000多亿元,到2006年底陡增至7.5万亿元,2007年底达到9万亿元,2008年第一季度已接近9.5万亿元。[2]在我国广大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十分活跃,并已成为我国农村融资活动的主要方向,根据一项社会调查,2007年,中部八省份有贷款经历的农户中67%是通过民间金融融资的,通过正规金融融资的人数只占33%。[3]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但其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分散性、数额小、风险高等特点,仍存在很多弊端,需要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制措施进行规范和引导。

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制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村民间金融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制措施。2007年以来,国家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和一系列行政许可实施细则文件,开始通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向合法化、正规化发展。不过,这类金融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08年底,全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仅有105家,贷款余额仅为27.9亿元,[4]在农村的资金供给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因此,民间金融活动在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普遍存在。

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时间很长,但是,却刚刚纳入到金融规制体系中来,规制安排处于起步阶段,立法层级不高、规制效力有限,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水平的规制安排。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的江苏省民间融资利率为9.85%,浙江省为14.3%;中西部地区的湖南省民间融资利率为25.27%,云南省为16.2%;东北地区的辽宁省民间融资利率为16.4%。[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民间融资利率存在地区差异,但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农村,民间融资的高利率水平会加重经济成本,打击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缺乏对农村民间信用制度的规范措施。由于民间金融是建立在资金供求双方彼此了解、信赖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借方的信用而非抵押物是信贷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民间金融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信息优势将会大打折扣,同样会发生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6]为了保持民间信贷双方良性信贷制度的发展,政府需要提供规制供给加以规范。

再次,缺乏对农村民间金融潜在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由于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少部分人从从事借款活动的民间金融分离出来,开始经营地下金融,非法吸收存款,发放高利贷,从而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这一风险隐患需要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制安排

首先,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利率的规制。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高于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客观存在的,国内的学者对此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定价属于自由竞争定价,由供求双方决定;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垄断性,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属于垄断定价。[7]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农村分散,地区差异性巨大,不存在确定的市场结构,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定价不存在确定性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方式,仍属于垄断定价,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利率进行规制,将目前对利率上限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民间信贷确定差异化的利率上限。

其次,规范农村民间信用制度,建立农村个人征信体系。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府信用体系,以法人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和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的基础个人信用体系三者相结合社会信用体系。

再次,建立和完善事前处理和事后惩罚机制,防范农村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潜在风险的防范要建立严格、具体的事后惩罚机制,对地下钱庄的高利贷、追债公司的暴力索款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农村民间金融潜在风险的防范更需要事前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燕等。关于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思考以“软法”之治的视角[J]武汉金融,2008(8)

[2]民间融资缘何兴盛[EB/OL]新浪财经,www.sina.com.cn,2008-9-16

[3]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

[4]截至08年12月31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超百家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9-01-13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7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EB/OL]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8-5-30

[6]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96

[7]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7:158-159

猜你喜欢

规制利率民间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