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菏泽经济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
2009-06-28洪梅香
[摘 要]菏泽,山东省的欠发达地区。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成为制约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菏泽经济的发展情况,研究影响其发展的若干因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因素
作者简介:洪梅香,1981年10月19日生于山东菏泽,女,现任职于菏泽学院经济系。
一、菏泽的历史与现状
(一)菏泽的历史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菏泽地处中原腹地,史称“天下之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
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菏泽过去还曾有过灿烂的文明。菏泽失去古代历史文明和交通优势的主要原因有四:黄河的冲击及泥沙的掩埋、长期战乱的摧残、历史典籍的亡散和失去口传历史文化。两汉四百年,黄河决口达16次之多,尤以两汉之交为甚,使菏泽天下之中的交通地位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直到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才解决了菏泽水患,使河、济归流,土地涸出,人民始为生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菏泽之域先是官兵与黄巾军的争战之地,后是曹操、吕布、张绣、袁绍等军阀的混战之所。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菏泽又成了争战之地。隋末唐初,唐末五代,宋末金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菏泽每一次都是农民战争或政权更替的重要战场。这无疑都是对菏泽农业、商业经济的一次次毁灭。
(二)菏泽的现状
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菏泽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这里十字交汇。菏泽公路四通八达,全市通车里程4500公里,105、106、220、327四条国道通贯全境,18条干线和127条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
菏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粮棉林畜生产基地、全国三个农区畜牧大市和首批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境内煤炭储量丰富,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二、影响菏泽经济发展的若干因素
菏泽,被称为山东省“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菏泽,就属于山东省的西部地区。和全国的西部地区一样,菏泽与山东省的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科技水平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体制环境、政府职能转变、科技水平和观念等软投入落后是影响菏泽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一方面,软投入质量低下,使得当前菏泽地区的投融资只能主要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大规模地相应跟进,呈现出“政府热、民间冷”,现有投融资水平远不能满足菏泽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菏泽地区软投入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使得政府投资的效率大打折扣。影响菏泽经济发展的因素可总结如下:
(一)体制转型滞后。同山东省其他地市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菏泽地区在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要素市场等方面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有的方面还相当严重。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远远超过菏泽地区。菏泽地区的市场化程序与东部差距较大的方面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发育、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差距。
(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在菏泽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与改革开放的需要相差甚远。首先,政府规模庞大,运行费用长期偏高。其次,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第三,政府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
(三)观念转变滞后。欠发达地区广大干部和普通劳动者观念转变滞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二是求稳怕变,不敢创新。三是有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四)人才流失严重。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菏泽也是同样。但是,菏泽的人才流失问题太严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回家乡,即使回来也未必能够长久做下去。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菏泽不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
三、推动菏泽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制度创新。全面系统地推动菏泽地区的市场体系建设,以尽快形成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局面。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多方位地引进外资和民间资金,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一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大型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完成公司治理结构和融资;中小型国有企业则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转让交易所完成企业投资多元化和民营化。二是对非国有经济的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地扶持,这些扶持包括资金融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同时,核心制度的推行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跟进,防止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供给不均衡使得制度创新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菏泽地区要大力缩小政府规模、精减机构。其次,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权,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明确立法权、明晰产权、削减行政权、落实知情权、保障自主开发权,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则,使政府职能从选项目、选人、审批和直接管理向服务、登记、备案和间接管理转变;使行政人员的观念、工作方式、办事程序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转变,从而降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准入条件。
(三)引进人才,加快技术进步。积极推进菏泽地区的技术引进,必须重点解决:既要引进高新技术,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选择地在某些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既要重视硬件的引进,又要注重软件(相关知识等)的引进,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既要引进能够吸收消化的高新技术,又要注重引进那些能够有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能够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先进适用技术;既要强化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要注重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
(四)加快传统观念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菏泽和其他发达地区在正规制度方面将会趋于统一,不同地区在市场制度上的差距将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制度,即人们的观念、习俗等方面。因此,在菏泽地区培育市场文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促进市场化进程的关键,也是市场制度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广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以菏泽市为个案研究。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8月
[2]郭存德。山东省实施“突破菏泽”战略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7月
[3]郭桂芝。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菏泽经济发展。山东经济2002年1月
[4]韩广彬,徐民英。菏泽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现代情报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