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创立新型国际储备货币
2009-06-28袁莉丽
袁莉丽
[摘要]金融危机使得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显露无疑。中国适时提出创立新型国际储备货币,有利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储备货币美元 超国家储备货币
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创立这样一种储备货币它与各个国家之间没有关联,可以长久稳定;由此去除由以信贷为基础的国家货币带来的固有弊端。”
引自金融时报:中国敦促储备货币从美元转变Jamil Anderlini 北京 出版:2009-03-24 02:00
为了消除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奥巴马政府最近出台了两项有争议的政策:一项是宣布购买六个月到期的3万亿美元USD长期债券,另一项是政府从银行购买1万亿美元USD的坏账。美国政府这两项决定的直接影响是加剧美元的贬值。尽管这一举动对美国国内,甚至是纽约股票市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对全球有消极的影响。
从周小川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中国在4月2日举行的G20会议上也表达了这样的需求。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暴露无疑。只要美国联邦储备局需要,美国可以无限制印出。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危险,美国把美元输送到世界各国。因此,世界各国现在都在承担美国经济泡沫引起的损害。这场危机从华尔街延伸到欧洲、亚洲甚至非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世界过分依赖美元。因此,如果这种“超国家储备货币”得以建立,所有国家甚至包括美国自身也将从中受益。
中国温总理3月13日表示:中国作为美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正担心目前持有国债,希望能够确保投资安全。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据估计,美元作为一国货币为全球提供了流动性但并没有提供稳定价值。即使货币受到政府保证,也无法抵御来自市场的压力。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超国家储备货币必须超过一国的信贷能力,必须基于世界各国的协议而建立。欧元是一种由许多国家使用的货币,但却是建立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英国在这一问题上与其它欧洲各国并不一致,因此它仍然使用自己的货币。同样,这次危机出现后的几个月后欧元的迅速贬值也证明了同其它货币一样,欧元也无法超越美元的全球规模,并仍然受美元主导。欧元的弱点也暗示出即使美元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它依然保持坚挺。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由超国家储备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对全球金融环境而言是巨大的变革,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经历许多困难。此外,为了维持国际地位,美国可能会尽力阻止该状况发生。奥巴马总统已经就周小川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中国人民币在今年来表现良好,甚至已经在香港和其它东南亚国家被当作国际货币来使用。这一事实是基于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信心。自改革30年以来,中国发展良好,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向全球其他国家展示了自信心。
在1997年的危机中,亚州出现的市场经济体遭受了惨痛的教训:不要用完外国储备。中国和其它亚州出现的市场经济体一样,建立了一系列外国资产以应对将来的不时之需。在经济衰退时,中国行动明智,用政府开支扩大需求。通过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和一系列的海外投资举措,中国恢复正常。上海复合指标在3月底达到了30。周小川称之为国家经济下降的底端。
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坚持通过开支度过危机已有证据表明政府的开支收到了效果。
中国希望终结美元时代。国家希望运用巨大储备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能够投资海外,同时还在最近与阿根廷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其它一些国家(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将接受人民币替代美元对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出口,并试图将人民币建立为一种区域储备货币。
从2009年7月1日起,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启动。出台这个措施从短期来看,主要是为我们的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得,要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是战略性的任务,人民币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未来要成为国际化货币必须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贸易结算货币,如果不实行贸易结算货币的转型,就很难完成国际储备货币的转型。这是第一步。
现实情况可能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货币可以取代美元的地位,因为国际清算货币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外国储备仍然是美元。但是这仅仅是时间问题,因为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已经对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崩溃的美元丧失了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3月25日表示,讨论替换储备货币来替换美元绝对是合法的。
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而言,这都将成为一项长期目标。通过中国的实力和时间的考验,人民币将会获得和欧元、美元同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