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2009-06-28李忠春
李忠春
[摘要] 新课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都提出了全新的理念。笔者针对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学生 历史
新课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都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我要学:学好历史的动力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学生主动学习是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在掌握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对应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两者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表现为“要我学”和“我要学”。“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习动机难以持久。“我要学”则基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并可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以考试作为指挥棒,以考分作为诱因,学生只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只是在教师外在压力下的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在新课改的教学情境下,历史教师必须给学生注入新的学习理念。首先,要积极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动机,特别对历史学习的直接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解读历史。如我在讲完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史实后,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有关结论,而是结合现实,提出以下问题:“当前日本右翼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可以阻止日本向战争道路发展?”“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对些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外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广泛进行社会调查,从而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意识,我还组织了专题讨论。让同学们围绕上述问题,将自己思考查阅的结果进行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感到历史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不再是教师家长强制下的“要我学”,而是强烈好奇兴刺激下产生的“我要学”。
二、我能学:学好历史的信心
传统教育低估、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不断丧失,惟书维上,人言亦言,缺乏独立的见解,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每个学生,除特殊的原因外,都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独立学习意识,形成独立学习能力。
三、我会学:学好历史的关键
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而缺乏过程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学习。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历史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完整过程,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也应与此相对应,表现为几个基本阶段:
1.通过教与学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识记具体的历史知识,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这属于“是什么”的学习水平层次。在这个层次,应引导学生对陌生的历史和人类社会进行感性体验,从而产生了解历史演变的强烈欲望,形成历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通过教与学不断积累具体的历史知识,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形成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掌握准确的历史概念及体系,这属于“为什么”的学习水平层次。在这个层次,应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内化为价值的判断,在晓之以理的作用下,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
3.通过教与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对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理解和认识,并运用已掌握的规律性历史知识去科学、准确地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属于“怎么做”的学习水平层次。在这个层次,应引导学生在情感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升华至价值观,并外化为规范和指导学生行为举止的准则。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上述学习阶段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时序上的差别,而是存在递进、交叉、重叠、反复的关系。
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就突出了历史学习的过程性。如,我在讲屈原以身殉国时,曾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形成不同的观点,多数学生赞同屈原的死是爱国的,认为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起民众,拯救楚国,死得其所。而部分同学却提出不同看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斗争?”面对此种情况,我不是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查阅资料,用具体事例来支撑完善自己的观点。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并将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学生收获不小,并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基本标准。
四、我会问:历史知识的升华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生已有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思想、新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的火花,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所以说,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既可以在历史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获得,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问题可以是历史学科内部的问题,如为什么既要肯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又要肯定元朝的大统一;也可以是与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从中国历史都城的迁徙中,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问题可以是单一性的,如怎样评价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北方人口的南迁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问题可以是单纯的历史问题,如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问题也可以是与当前社会紧密联系的,如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看今天社会生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