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构建高效的课堂

2009-06-28鸿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课文思维课堂教学

王 鸿

[摘要]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一定的问题:难易不当、琐碎肤浅、单向封闭,问题缺乏启发性、层递性、适度性,学生提问的主体被剥夺等,这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从有效提问着手,阐述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有效提问 策略 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扫描

1.满堂问。有的课堂提问琐碎肤浅,常把文本“问”得支离破碎,将学生“问”得不胜其烦。每讲一些内容就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形同口头禅。教师发问不少,出现“满堂问”现象,但没有目的,收效甚微。

2.低水平。为片面追求环节的丰富和繁杂而设计一些低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助于学生深入思考,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如“这样说对不对?这样写好不好?这样读是不是?”看似问题多多,实则空洞乏味。

3.单向性。提问时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封闭的模式,缺乏互动性。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学生答错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评价。之所以说它“单向”,是因为大多数问题是由老师发起,而答案的出现又往往意味着主题的结束。如“今天的课文你们读懂了吗?”之类结束性的问题,其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4.带惩意。有的老师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答不上,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影响。有时学生一时答不出老师心目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常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真笨”之类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趁机批评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视提问就畏缩。

5.侯时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等候一两秒就开始指名回答。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教师最怕冷场,问题一出,立即指名回答。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

6.齐声答。有的课堂提问热热闹闹,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教师的问题尚未说完,下面学生就全班一起大声回答。齐答给我们造成假象,反馈信息失真,影响教师的判断和矫正。也不能有效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

二、什么是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里的“有效”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含量足、个体获得的发展效果明显。所谓“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在这里,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就成为鉴别教学有没有成效的核心指标。

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能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契机,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领学生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有效性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营造有效提问的氛围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神态自然安祥,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也许,学生思维正确,也许学生思维出错,无论怎样的答案,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师生间情感交流畅通,才能消除学生的诸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调控有效提问的时机

1.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时提问

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就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如第九册《珍珠鸟》,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课堂上抓住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矛盾变化提问,“为什么珍珠鸟开始很怕‘我后来非常信赖‘我?”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地、积极地投入文本的阅读中。从作者描写的一系列的动词中,感受到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秘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见,让提问激发矛盾冲突,引发认知冲突,能使学生的思维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课堂因此而格外鲜亮,活跃。

2.在学生处在“愤悱”时提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名言,意即教师若不使学生处于非知想知、非懂想懂、难言想言的心理状态,就难以指导学生善其思、懂其意、明其理。因此,要善于选择最佳时机诱导学生启动全部思维,为他们创设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情境。如第十二册《北京的春节》,一开始播放一段喜气热闹的录像——一幅幅年画、一个个灯笼、一盘盘饺子、一碗碗腊八粥再加上一阵阵爆竹声,这些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内呈现出来,立即使学生产生新奇,形成悬念,进而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于是就引导学生由课题想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思维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

3.在旧知识与新需求碰撞时提问

当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时,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最佳的,此时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学生原来认为蝙蝠和人类一样是靠眼睛来探路的。可是,学了前面科学家做的实验,他们知道了自己原来的认知是错的。当旧的知识和新的探索欲望发生矛盾时,我适时地提出问题:“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他们积极地从下文找答案,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看法。

4.在学生的思维受困时提问

除了预设的问题之外,在课堂教学中会生成许多意外的情况,这时教师要能认真倾听,随机应变,独具一双慧眼,敏锐的捕捉学生的生成资源或思维的瑕疵。独具一颗慧心,抓住契机,及时提出有份量的问题。如第十一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请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开始只说了表面意思——因为四周围黑洞洞的,走路很容易不小心碰墙壁。仅仅指这个意思吗?学生们都呆住了。显然这时学生的思维受阻,需要教师予以点拨:“你们知道鲁迅生活在什么年代吗?结合时代背景就会明白的。”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明白了当时社会黑暗,像鲁迅那样关心劳苦大众,宣传革命真理,揭露反动派的罪恶的人到处受到限制、迫害,如反动派查封他的书店、禁止发表他的文章。

(三)把握有效提问的言语

提问的言语特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课堂内师生间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语交往,其中教师提问的言语是传达信息,刺激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教师提问的言语既有在对话言语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即谈话双方互为听众,互相支持的情景性言语的特点,又具有独白言语所特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节奏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对话言语的随意性、间断性。而提问与陈述、祈使相比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如果教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但是,如果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引问的话,可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神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四)掌握有效提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方法。

1.破题生疑

即根据题目的问题取向,直接设问。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根据题目恰当设问,可以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文章的中心,进而达到以问促读、以读带悟、以读导学的目的。例如,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本文的主人公是享誉世界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导入环节,特意选取居里夫人独有的科学发现和世界最高荣誉作为激趣谈话的核心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扣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跨越百年”、“美丽”进行问题设计。“美丽”在本课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写了居里夫人科学生涯中哪几个片段来说明这“美丽”是跨越百年的?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阅读探究的欲望,有效地开展教学。

2.寻根问源

寻根问源就是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七册《鸟的天堂》一文,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引导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第二个没加?为什么‘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力争从中心句入手,起到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赏析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本文如果只把中心落在作者赞颂这棵百鸟欢居的榕树之上,学生只能认识到广东有这样的一棵长得非常茂盛的大榕树,上面有许多鸟儿欢快地生活着,人们都称它为“鸟的天堂”。这样的学习,似乎太浅了点。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把学习的最后指向,放在爱护鸟类,爱护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上。由于确定了这样的学习指向,在教学中,学生已明白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引导学生寻根问源:为什么“鸟的天堂”能成为鸟的天堂?为了探究此因,我设计了一张调查报告,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调查报告,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的目的。

3.铺路搭桥

在学习一篇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既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减少难度。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同学们能否体验运用最新的3G无线上网卡上网?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学到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特别是体验运用最新的3G无线上网卡上网的同学,明白了信息高速路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核心突破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十二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选编此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根据这目的,设计问题为:“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用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

5.比较异同

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民俗散文《北京的春节》和《藏戏》后,让学生比较:读了《北京的春节》和《藏戏》,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地方民俗民风独特的魅力。又如从在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设计对比的问题:这两篇课文在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上有哪些不同?从表达顺序看,前文以时间为序,而后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前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后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前文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后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学生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及语言风格,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6.点睛之笔

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全文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第十一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进一步理解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推动故事发生的关键句。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青年嘱咐“我”的话。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匹马的关心,实则是免去了“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让我把时间花在看书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这话既是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我”都想象着马“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书。关心马,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本文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7.想象推理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十册《再见了,亲人》通过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回忆,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追叙朝鲜人民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赞美之情和依恋之情。学完后,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真情,但还应深刻地体会到我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战斗、流血牺牲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推理: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8.归纳综合

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十二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直奔课文的最后一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引导学生质疑:这句话中有两个“幸福”,第一个“幸福”指什么?第二个“幸福”指什么?第一个“幸福”是指小姑娘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东西?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两个“幸福”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9.人物评论

教学中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提问学生评价,看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得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选学课文中《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的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将军发现冻僵的老战士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要训军需处长对还是不对?为什么?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采用这种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军需处长的先人后己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

10.环环相扣

这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第十二册《灯光》,就引导学生抓住“一星火光”来提问:“一星火光”指的是什么?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这“一星火光”?郝副营长是怎么点燃这“一星火光”的?结果怎样?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并引领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11.联系实际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十二册《凡卡》一课设计了问题:假如可怜无助的凡卡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桃花心木》一课中写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里的“不确定”。有的说生病了,妈妈下岗了,爸爸调换工作了,父母同时出差了等。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致于把学生孤立起来看待了。

(五)注意有效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与其发问频繁,不如让全班学生静静地从容地思索。学生只有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才能回答所提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才能积极参与认识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提问结束即要学生回答,学生来不及思考,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有专家认为,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当然,等待的时间并不是机械固定的,它与问题的思维水平层级正相关。思维水平层级越低,所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少;反之,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长。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问题水平确定自己的等候时间。

参考文献:

[1]彭慧琴创新课堂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创新教育》2008,11.

[2] 教育研究编辑部.《教育研究》2006年征稿选题要点[J],《教育研究》,2006,(1).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美]Marylou Dantonio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欢

课文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