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国际化”进程中之若干问题

2009-06-2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国际化教育

姜 雯

[摘要] 出于拓展自身办学空间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地方高校加快“国际化”进程显得更为迫切。在积极参与高校“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协调好各种矛盾,充分吸取“国际化”办学的营养,是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追求效益最大化时要充分注意的问题。本文对要关注的若干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国际化 问题

一、前言

基于大学载体的高等教育,自其在中世纪的欧洲呱呱坠地始,便已经植入了国际化的基因。说起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一种比较倾向的说法是,大概八、九世纪的时候,在西班牙的沙特尔,汇集了来源于摩尔人的阿拉伯著作、拉丁著作及希腊著作,出于交流的需要在沙特尔建立了最早一批的类似大学的文化中心,这应该算是大学最初的雏形。后来由于卡佩王朝不断增长的声誉,巴黎逐渐取代了沙特尔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巴黎出现了由神父讲神学和逻辑学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来听的现象,这最后就成了巴黎大学;后来从巴黎大学回到英国的师生又组织了牛津大学,也就是说牛津大学最初的教师和学生都源自于巴黎。由于九世纪的欧洲距离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已有好几百年,其时已是众国林立,可见大学在创建之初,即表现出它在著作、教师和学生的跨地域的流动性,即表现出一定的国际性特征。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重建,提出了对人才、知识的大量需求,也导致了类似“虹吸现象”的大批优秀的师资、生源向教育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流动的现象,同时随着经济的相互影响各国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影响也日益凸现。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兴起,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学术在范围和方向上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拦的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积极推动的一种活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适切性”和“质量”相并列,并认为它们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三个最主要方面。只要是一个非闭关锁国的国家,该国家内的任何一所高校,都或多或少的会与外部世界产生交流。

我国的一般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整个国家的教育评价机制并未实行分类指导的现实下,加快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地方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开拓教学资源、形成办学特色的需要。因此,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糅合进国际化的元素,具有其当然的必要性;但是在考虑其必要性的同时,兼顾其他的特性,将更有助于其充分吸取这种交流和合作中产生的营养成分,去糟取精,以壮大自己,这一点是一般地方高校在实施国际化进程的具体操作中要充分关注和思考的。

二、“国际化”在一般地方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1.“国际化”是一般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加速器和扩张机

一般地方高校成立的时间都比较短,没有足够的学术积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办学历史都只有几十年,与世界名校的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比只能算“孙子辈”或“重孙辈”,与国内名校上百年的历史比也只能算“儿子辈”,因此大多数都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多数地方高校在地域上还处于非省会城市,无论在资讯的获取、社会环境、行业背景,还是对人才的吸引上都有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对所有高校实行“一刀切”的现实下,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弱势高校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因此,一般地方高校无论在时域上还是在空域上都处于先天不足的境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时间上要跨越,空间上也要拓展。“国际化”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追赶或超越的契机,给他们提供了一条走向未来的时空隧道。

2.“国际化”是一般地方高校发展中综合实力提升的助推器

高校的综合实力是通过一系列量化的指标体现的,有核心的指标,也有一般的指标。国际化的功用,就是能使这些指标有或多或少的增长,进而达到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目的。具体地说,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提升师生的跨文化国际视野,提高文化互认度,扩大知识容量;通过引入国际性课程结构体系,可以提高课程价值,改善学生的培养模式;通过双方师资人员的交流和教学硬件的共享,提高资源的互补;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各种力量的配置与扩张,提高自身机体的活力与运行效率;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学术合作,拓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提升学科竞争优势;通过国际合作中战略定位的调整,扬长避短,突显办学特色。

三、实施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势必要着眼于“国际”,具有国际的特征和含有国际的元素,为实现这一目的,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办学方式等方面谋求国际化的特色。这应该说是国际化最通常也很容易理解的做法。但如果在执行过程中盲目坚持“国际”挂帅的极端思想,认为只要是“国际”的,就是最好的,往往会造成水土不服,“橘逾淮而变枳”,最后甚至弄巧成拙。这实际上就是在实行“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的问题。教育的国际化不等于教育的一体化、统一化、趋同化,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我国处于特殊历史时期以及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体下培育起来的,同时还根植于浸染了中华几千年文明成果的民族文化的土壤,因此民族化、本土化是根本,是国际化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只有根植本土民族文化的高等教育才能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吸纳适合自身的营养成分。对于地方高校,都具有符合自身发展历程以及与所处区域相适合的本土特色,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吸纳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就是所谓的对国际文化的受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自身的区域本土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并使之国际化,对外施加自身的影响,即所谓的施化。把受化的结果结合到施化的影响中,使施化力更强,这才是国际化最终的归宿。

2.输出与输入的问题

教育国际化不仅需要输入,而且也需要输出,要变单方的交流为双向的输入输出,以增加相互的了解和沟通。因此,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也要面向国际教育市场,满足国际社会接受我国教育的需求。我们的高校也有一个积极主动地走出去,面向海外教育市场,寻找教育发展机遇和空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外对中国的了解认识渐入高潮。海外学生从学习中国文化、中医中药等传统优势专业开始,正在向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扩展,就说明了来自海外的这种教育需求正在不断地增长。我们要抓住时机,把握好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努力的方向,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推介我国的教育,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施化力更强。

3.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国际化必须具有持久的发展能力,要具有持久的发展能力则要求高校在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而要充分地考虑每个合作交流的项目是否有可持续性,能够使国际化真正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4.与地方经济发展间的互动

地方特色和国际化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双翼。一般地方高校从属于地方,旨在为地方培养大量的一线人才,并与地方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为地方的工农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职能。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融入了全球经济体中,对具有国际化视野,或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同时,地方经济要与全球经济接轨,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懂得国际上的一些游戏规则,与国际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否则被人家卖了还要为人家数钱。不管是中国曾经作为世界工厂的存在,还是面临今后的经济转型,都一样需要国际化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同的地方,其地方经济一般都有自身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为之服务的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必须要紧密结合这类经济的类别,相辅相成,一方面高校能为之培养对口的人才,并在相同的领域开展科研和技术合作,为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在一些与国际上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行业,高校作为与国际联系的一个载体,能够及时掌握前沿动态,为地方经济牵线搭桥,或直接用与国际交流中获得的资源服务于地方;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反哺高校,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的高校教师,科技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能把实践经验用之于教学中;在硬件建设上为高校提供支持,建立共同的科技合作平台,如设立一些研究所、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平台。

5.“国际化”内容更为宽泛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有多种多样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入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的国际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国际性;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的技术援助与合作计划。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以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国际化已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几个方面,其交流的内容将更为宽泛。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观念已经辐射到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每个人的思想意识里,更不用说一些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以及高等院校的高层管理者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类国际性或跨国性的教育圆桌会议或教育论坛的召开,从而为决策者和高等院校的高层管理者直接参与这类教育国际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90年代后期,战略思想、高层网络、对话机制等的形成,使得这种决策者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方向。二是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企业界经济界开始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受益者。他们不仅为这种国际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而且还直接参与这种活动,例如现在很多的中国企业会从国外聘请专家学者来为自己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职工进行培训或开展讲座,或者直接派出人员到国外高校进行进修培训,或者稍微节省点就就近进入中外高校联合办的一些培训班培训。这些都可以看作是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6.职能机构的职能需要扩展

在国际化还处于低级阶段的时期,高校的国际交流处仅仅只是一个事务性的单位,其主要工作就是安排学校人员的出国事务和招收外国留学生。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其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不仅仅只限于事务,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几个人关起门来讨论自己的工作。而应成为学校的思想库,成为学校国际合作的战略规划单位,应该为促进各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为学校的教授有更多从事国际合作研究的机会创造条件,争取资源。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些部门分支,职能上越来越细化。

7.科研合作提上重要日程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科研水平与重点高校比还有较大距离,基本还是以教学型为主,但这不是说就可以不用搞科研了。事实上,地方高校更应该在学科建设上加大投入,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而学科建设的灵魂就是科研水平。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使科研国际合作变得更为重要,科研越来越跨越国际。尤其是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的条件下,利用国际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提升科技水平,是实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与同领域的顶级专家合作可以使得他们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迅速。在进入21世纪后,国际合作研究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学科都是如此。从合作研究的数量看,法国增长了30%,英国增加了50%,而中国则增加了100%。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被证明是地方高校实行跨越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实施国际化的进程中,各个高校可能会有适合自身情况的不同做法,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规划。但在一些共性的方面,仍然有值得思考和关注的方面。不管今后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世界的趋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使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哈斯金斯(美).大学的兴起.上海三联书店,2007,4.

[2]明晓峰,祁小峰.我国地方高校的国际化策略.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3]何龙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严晓鹏,林成玉.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猜你喜欢

国际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聚焦港口国际化
题解教育『三问』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