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素质谈小学英语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2009-06-28杨丽熊可
杨 丽 熊 可
[摘要] 本文从早期外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通过调查作者发现,小学英语课程在实施中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其有效性的不利因素,如学习者接触英语的频率低,教师业务水平低。笔者认为,在不考虑学习者主观因素的条件下,现有的英语师资水平并不能保证小学英语教学取得有效成绩。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育 有效性 教师素质
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国际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更是把英语的普及作为其国民基础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语言政策下,英语教育被提到更早的教育阶段。同时,早期外语教育也得到了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上的支持。因此,从2001年起,全国上下开始把英语纳入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然而,中国现有的客观条件能否保证小学英语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早期外语教育的特点
早期外语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来源于Lenneberg的“临界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Lenneberg认为,从两岁到青春期之前的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困难就会大一些,效果也差一些。然而,研究者,如Molfese(1975),Kinsbourne(1975)和Seliger (1978)对Lenneberg从病理学基础上提出的“临界期”假说提出质疑,“临界期”假说并不能十分可靠地作为早期外语教育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了年龄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儿童较之成年人学习外语所具有的优势等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8岁左右,此时儿童学习外语的潜在模式的可塑性大,母语定势干扰少。从长远效果来看,儿童在外语学习方面确实比成年人有优势,尤其是在语音方面。在自然的学习环境下,只有儿童学习者能够习得近似本族语的语音。另外,儿童的机械记忆力强于成人,对他们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能使他们增强诸如对单词、短语和常用语的记忆,为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虽然早期外语教育缺乏十分可靠、人们一致认同的理论作基础,但外语教学的起点若早一些对诱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打好语音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可以开设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的英语课程。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保证小学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国家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具体规定了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实施原则。小学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就学习评价而言,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笔试则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提倡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不能讲解语法概念。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习惯。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
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要求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然而,小学英语课程的成功最终要看具体课堂的实施情况。在不考虑学习者主观因素的条件下,要成功地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制定好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有合格的教材;要有合格的教师;要解决好小学与中学英语课程衔接的问题。如果这些客观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则只会造成英语课程的低效。
二、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现状
为了解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笔者对武汉市市区的39所小学展开了调查,其中包括重点和普通小学。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调查了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效果。根据所收回的问卷、听课记录和访谈记录发现,小学英语课程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接触英语的频率低。学校所安排的课时少,密度也不够。按每周开2~3个40分钟课时计算,整个小学英语的课时只有240个小时。在课程安排上没有体现长、短课相结合。间隔时间过长,造成学习者接触英语的频率太低,这不符合记忆规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就班级人数而言,平均在50人左右,有的班级人数更多,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且,面对这么多学生,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往往被忽略。
2.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某重点小学四年级的班级中,有些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也有些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能熟练地拼读。这主要是由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上的外语培训班林林总总,也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有些家长积极地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因而这些孩子的英语能力相对要高些。同一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优秀的学生不用听讲,而不具备语言智能优势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便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教师们反映,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学生对陌生语言好奇而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过,学生的兴趣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而下降。
3.教师业务水平低。所谓业务水平,不仅指外语语言水平,而且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和自觉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英语教师的低业务水平主要表现在:首先,学历层次低。很多现任英语教师不是英语专业出身,而是普师、幼师、艺师毕业生,学非所用。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非英语学科转岗改教英语,他们通过短期进修后改教英语。其次,英语基本功不扎实。一般来说,他们的语音、语调不够标准,课堂教学中无法用英语进行熟练流利的表达,更别提英语语言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了。很多教师不了解语言学习规律,尤其是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让学生死记硬背,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三,教学法不得当。教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甚少,在教学中不能按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有些课堂气氛沉闷,“问答式”教学活动占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有的课堂自始自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跟;老师问,学生答;形式单调,学生兴趣不高。没有真正把课堂主体地位让给学生,给学生们更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活动训练的时间和主动学习的机会;只关注少数“尖子”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使“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而有些课堂盲目开展过多的游戏,缺少足够的英语语言含量。第四,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小学英语教师周课时一般在18~24节左右。任教4个年级以上的教师占总数的60%。有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教英语,同时还要教授其它课程并兼任班主任,课后,还有大量的作批改业和辅导任务。繁重的工作占去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时间和精力,更谈不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从质和量来说,有条件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师设施不容乐观,师资并不能满足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三、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否成功,两个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即教师的英语能力和对低龄儿童的教学能力(Sharpe,2001)。小学英语教师应首先是一名合格的语言教师。L. Ryan从语言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说明语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语言教师应具备语言系统知识(语音、词汇、句法、话语)、普通语言学知识、相关文化(文学、历史等)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的原理和英语教学法;能够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善于观察其他教师和学习者,把学习作为自己发展的一种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好的示范;把使用英语作为个人和职业的发展;持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一种文化和一种交流的工具的态度,对学习者和同事们负责;注重专业发展。
P. Medgyes也提出,外语教师教授语言知识,必须首先熟练掌握外语,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师掌握外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实上,精通外语是体现外语教师职业信心的根基,外语水平是其实现未来职业能力的基础。尤其在交际语言教学中,教师更需要有较高语言水平,才能应对任何交际产生的困难(Medgyes, 1994)。就理论素养而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现代外语学习理论、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初学者的教师,需要比后阶段的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要想使儿童充分发挥其自身语言学习的优势,小学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基本功,有标准、流畅的语音语调,口语流利、地道,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综合而言,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合格的英语语言能力(如良好的语音语调、书面表达、口头交际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等);(2)熟悉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并能够与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掌握适合于儿童的教学方法;(3)熟悉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的能力;(5)其他各方面才艺(如唱歌、跳舞等)以及游戏和活动的组织能力。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方面素质相互联系,构成了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完整体系,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
四、讨论
在中国,英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第二语言,而是一门外语。因而,小学英语教学一般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的语言输入,大部分语言输入主要依靠外语课堂教学。在以课堂为主的外语教学环境下,教师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主要对象。教师英语专业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教师的语音、语调等语言素质。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尤其对儿童的影响更大(王蔷,2001)。教师不仅是学生外语语言输入的重要提供者,而且是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对外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心理学、教育学告诫我们,儿童的记忆力较强,对事物第一印象比较牢固,模仿力也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身的英语口语是学生模仿的主要样本,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口语水平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发音不准,致使学生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出现语音问题,形成化石,需要几倍的努力才能纠正过来,有的甚至终生难改。
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重视实践,更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的优势,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等。如果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语言的知识,背语音和语法的规则,就抹杀了他们学习语言的优势。因此,小学英语课堂应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 (刘道义,2001)。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也将逐渐减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随着课程的进度和难度的加大,学生遇到困难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信心要经受考验,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要受到冲击。如果进步不明显,或者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他们的学习兴趣肯定受挫。兴趣本来是内在的激发,但是激发后还涉及到长期保持,就需要其他动力来配合。另一方面,课堂上使用游戏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单纯为了增加课堂趣味。因为,游戏是英语教学的载体,如果没有英语教学这个内核,载体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此,游戏必须减少盲目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足够的英语语言的含量。把游戏和英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客观条件欠成熟的条件下,在全国上下开设英语课程,给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良好的师资条件,正确的教学理念,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激励为目的的评价方式,这些是保证外语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开展的小学英语课程,才能积极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E. M.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as a Contributor to ESOL Teacher Cognition[J].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2006,(2):21-43.
[2]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OUP,1991.
[3]García Mayo, María del Pilar, Garcia Lecumberri, & M. Luisa. Age and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M]. Buffalo Multilingual Matters,2003.
[4]Medgyes P.The Non-native Teacher [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1994.25.
[5]Ryan L,Callanhan J,Krajewshi J,et al.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Collaborative Programs to Prepare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ors [M].Denver,CO:Love Publishing Co,1996.16.
[6] Sharpe, Keith.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M].Kogan Page Limited,2001.
[7] Van Els et al.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4.
[8]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
[9]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52-54.
[10]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45-251.
[11]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36-38.
[12]王蔷.小学英语课应遵循几个原则[N].光明日报,2001-3-22.
[13]张正东.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特点[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