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人称代词下指照应
2009-06-28张志敏
张志敏
[摘要]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和《杀人者》都是人称代词下指使用的典型例子。人称代词下指现象不仅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成因之一,也是海明威独特的人物塑造方法之一,即用人物来彼此揭示和塑造人物。人称代词下指现象也体现在海明威的其他短篇小说中。
[关键词] 海明威短篇小说冰山风格人称代词下指照应
照应是一种主要语法衔接手段,它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一语言成分与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相互解释关系。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因此,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即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韩礼德把照应分为外指和内指两大类。外指照应指的是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本身内部,而是存在于语境中。在语篇层面上,外指照应通过建立语篇与情景、语境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语篇的构建,但外指照应本身不能建立语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只有内指照应才能构成语篇衔接关系。内指照应指的是语言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上下文中。内指可以进一步分为回指和下指。回指照应指的是所指对象位于上文,即指代成分的指称位于指代成分之前,无论口语语篇还是书面语篇,这种照应都是普遍和常规用法。下指照应指的是所指对象位于下文,即指代成分的指称位于指代成分之后。在实际言语交际活动中,这种用法很少见,因为它违反常规交际原则和认知需求。然而,这种非常规照应关系用在文学作品中却能产生独特的效果,“这时,我们感兴趣的不再是人物的名称,而是与作者站在一起,共同塑造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其味无穷。阅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就是这样的体验。
短小有力的句子、省略句和代词的大量使用、逻辑关联词的缺席等在文本层面构成了海明威的冰山风格,使文本在形式表层成为脱水文本,文本的编织句与句之间有缝隙,段与段之间有空白,部分与部分之间有断层,整个文本结构表层有如互不相连的冰山一角,但水面之下各部分却彼此相连,在文本深层结成一个丰厚、坚实的意义层。衔接手段的消极使用产生了独特的文学修辞效果,也构成了海明威小说的独特文本价值。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就是指代或照应上文中提到的人,构成一种常规照应关系。在海名威的许多短篇小说中,作者却颠覆这种常规用法,人称代词的出现先于所指对象,或者人称代词的所指作者并不交代,反而通过人物彼此的对话点明,构成一种下指照应。读者在阅读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揭开迷团,参与故事创作,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才能把文本的表层空白编织出来,使文本在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创作下成为一个图案清晰的织品,显现作品的本来面目。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和“一天的等待”为例分析下指照应对读者阅读和小说人物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一、《一天的等待》中的下指照应
《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的硬汉系列小说之一,该文以短小的篇幅塑造了九岁男孩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沉着和冷静。小说主人公夏茨听说发烧到44度就会死亡,所以当医生说自己的体温为102度时,他认为自己必将死去。其实医生用的是华氏温度的说法,102华氏度相当于37摄氏度。小男孩因为不知道摄氏和华氏的区别,从早晨9点起,就开始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He came into the room to shut the windows while we were still in bed and I saw he looked ill. He was shivering, his face was white, and he walked slowly as though it ached to move.
这是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第一句通过人称代词“He”、 “We ”、“I”来交代故事中的人物。这些代词的所指对象、所指对象之间的人物关系、所指对象的身份和背景信息等,我们都无法知道,必须继续阅读,从下文中获取。这些自然产生的疑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Whats the matter, Schatz?”
“Ive got a headache.”
"You better go back to bed."
"No, I'm all right."
"You go to bed. I'll see you when I'm dressed."
But when I came downstairs he was dressed, sitting by the fire, looking a very sick and miserable boy of nine years. When I put my hand on his forehead I knew he had a fever.
"You go up to bed," I said, "you're sick."
"I'm all right, " he said.
这里,“He”的形象由模糊而渐渐清晰:“He”指的是叫“Schatz”的一个九岁男孩,这时正在发烧。人称代词“he”的用法就是典型的下指用法。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即“He”的所指对象,这是一个通过人物来展示人物的例子。
通过对话中人物讲话的方式和语气我们可以推断“He”与“I”之间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但这种关系还是非常模糊:他们之间是母子还是父子、是叔侄还是婶侄、是爷孙还是奶孙、是姐弟还是兄弟,我们读到此都无发确定,因为“I”的性别、身份和背景信息作者没有给我们任何交代。因为不能确定“He”与“I”的关系,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He”与“we”的关系。这是一例典型的人称代词下指现象。这个迷团直到第41行“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 Papa, if it bothers you.”小男孩对“I”的称呼“Papa“才云开雾散,原来二者是父子关系,我们可以推断“We”指的是孩子的父母,尽管故事文中没有提及。我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人称代词“I”和“We”的所指,拨开了第一句里弥漫的云雾。这些埋在水面下面的信息作者在文中不用专门篇幅交代,而是让流动的故事和人物自然地带出来,读者需要亲自揭开面纱,看到水落石出的景致。文本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内在的呼应和编织。人称代词的下指用法让文本简洁,让人物丰满,更让读者体验一种阅读乐趣。
二、《杀人者》中的下指照应
《杀人者》讲述了两个杀手去一家小饭馆里杀一个名叫“奥利•安德烈森”的拳击手,杀手在饭馆等了差不多一天,但最终没有等到要杀的人,只好离开做案现场。之后,店员尼克把杀手要杀安德烈森的事告诉了当事人,但当事人却无动于衷,对将要到来的灾难无可奈何,揭示了在无序和无安全感的社会中人性中的善良和诚实等美好品质所遭受的威胁。
The door of Henrys lunchroom opened and two men came in. They sat down at the counter.
“Whats yours?” George asked them.
“I dont know,” one of the men said.”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Al?”
“I dont know,” said Al, “I dont know what I want to eat.”
这是《杀人者》的开头部分,第一句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Henrys lunchroom”和故事的关键人物“two men”,作者没有对人物的背景做任何交代,所以我们对这两个人的认知也是零。通过问句和饭店的图式知识,我们推断“George”和这两个人之间是店员和食客的关系。从接下来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其中一个叫“Al”,而另一个人的姓名“Max”.直到第54行“Another bright boy,”Al said. “Aint he a bright boy, Max?”才由他的同伴Al在与他的对话中叫出,之前作者分别用“the second man”、“the other man”、“the other little man”来指代。从故事一开始的泛指词“two men”到人称代词“they”到“one of them—Al”再到“the other—Max”,人物的所指渐渐清晰和明确,这种先用指代词、再通过人物交代指代对象的方法是下指的典型例子,达到的效果与“一天的等待”中的相同。人物之间的关系需要读者亲自推导才能搞清楚,读者在阅读中体验了进入迷宫、在迷宫中困惑、走出迷宫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
《杀人者》整个故事就是一个迷团交织的网:故事中的真正“杀人者”是谁、杀人动机是什么、谋杀的对象、杀人的方式、杀人者与被杀者的关系等等都是自然悬在读者大脑中的问题,读者需要通过努力,亲自从压缩的文本中,从冰山一角入手,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找着问题的答案。故事中人称代词下指使用方法帮助构建了这一文体风格,同时也让人物在故事的流动中自然丰满和完善。
三、其他小说中的下指照应
人称代词的下指用法也体现在海明威的其他短篇小说中。《雨中的猫》(Cat in the rain) 中,作者在故事进行了一半以后才通过夫妻之间的对话告诉读者女主人公的名字。《迈克伯的短暂幸福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故事一开始的人称代词“they”在下文的阅读中我们找到了所指对象:Macomber、Robert Wilson、Macomber's wife。在《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 of Kilimanjaro)中,故事第一句中的人称代词“He”、”you”的所指对象也是通过下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予以交代。
考察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我们发现人称代词下指现象多用在小说的首句或首段中,是他交代故事人物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海明威干净利落地把人物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彼此映照去认识人物和发掘人物,让人物在读者和作者的共同创作中渐渐丰满。
参考文献:
[1]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92-193.
[2]Halliday.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