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公平的影响与治理

2009-06-28阳文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

阳文华

[摘要] 教育是人类的希望,每个家长都把孩子的美好未来寄托在教育上,良好的教育意味着良好的开端。然而,教育不公现象的蔓延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每个学生都享有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与机会。

[关键词] 教育不公 相对公平 社会和谐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和谐的。但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表现在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博弈随处可见,而产生不协调现象的根源就是教育不公。

一、教育不公平的负面影响

教育是人类的希望,每个家长都把孩子的美好未来寄托在教育上,良好的教育意味着良好的开端。然而,学校间的教学环境大相径庭,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好学校的愿望。一些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导致学生舍近求远进名校的现象屡见不鲜。

1.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高考移民屡禁不止,影响了社会的公平

我国目前“以户口为基础的分省考试、分省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强调了两个关键因素,即高考分数和户口。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差甚远,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越来越好,高等教育学校越来越多;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缓慢,高等教育学校成稀缺资源;贫困地区几乎到了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的程度。据统计,每百万人口中,北京市共有高校5所,而四川省和贵州省仅为0.7所。显然,各地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严重不均,而与生俱来的户籍比后天的努力更能左右学生的命运。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利用各地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迁移户口的办法让考生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于是,一批批高考移民诞生了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高考前移民是国家高考制度所不允许的,违反政策的暗箱操作背后,必然存在着利益的交换和权力的腐败,影响了社会的公平。

其次,那些想移民而又转不了户口的家长会感到无助、无奈和不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再次,高考移民身份一旦暴露,名牌大学就不予录取,他们在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还必须承受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压力以及害怕被检举揭发的心理压力,影响了考生的健康。所以说,高考移民是现行高考制度的挑战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其中的希望与惶恐难以言表。

2.城乡教育设施不平等导致农村学生进城读书,影响了社会的安稳

农村学校无论在财政投入的比例、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师资水平上都远远低于城市。有些农村学校,连基本支出都难以保障,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可是大部分城市学校却早就实现了现代化,有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室、远程教育网络等,城乡学校的教学设施差别、城乡教师的工资待遇差距,导致年轻的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使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为此,农村的许多家长被迫把自己未成年的孩子转入城市学校借读,这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无可厚非,但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大批农村学生进城读书造成城市学校学生不断超编,农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员的现象,无形中加重了城市学校的负担,浪费了农村学校的资源,影响了教学质量。

其次,并不富裕的农村家长在交纳了昂贵的“赞助费”后,又为孩子的生活问题发愁,有的学生到城里投亲靠友,引发了家庭矛盾;有的请保姆或钟点工代管,增大了经济负担;有的到城里租房陪读,失去了自我,影响了社会的安稳。

再次,也有些年幼的孩子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或者跟不上城市学校的学习节奏,无法安心学习,失去了快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他们是城乡教育不协调的受害者和抗议者,其中的安慰与无助如影随形。

3.校际间教育资源失衡导致城市学生盛行择校,影响了社会的协调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精英教育,同城间的学校有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之分。政府对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普通学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重点学校的绝对优势吸引着城市学生和家长,使择校之风年年盛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或明或暗的按分录取、看似公平的抽签摇号,其背后不仅有“明码实价”还要有“较硬关系”,家长想方设法找关系、开后门、请客送礼,助长了不正之风,影响了社会的良好风气。

其次,家长在向学校“自愿”交了巨额择校费后,又需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上演着一场场新世纪“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承担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抬高了名校附近房屋出租出售价格,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再次,很多择校生进校后,并不能享受到与高分考生一样的待遇,有些敏感的学生因此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影响了家庭和睦。他们是择校之风的维护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其中的期盼与无奈有口难言。

二、教育不公平的有效治理

引起教育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我国学校多如繁星,要想把所有学校的教学条件都控制在同一水平上是不现实的,但通过政府的有效作为,尽量缩小校间差别,保持相对的教学公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1.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确保不同区域的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深造机会

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分省划线录取制度。建立起以高校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型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新体制。

其次,在高校收费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部分学费,同时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及绿色通道制度,确保不同区域的贫富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深造机会。

2.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保证城市乡镇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首先,应合理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低标准,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按一定比例分担,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加大中央、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建立起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出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其次,要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提高福利水平,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能安心执教于农村学校,保证乡镇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3.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力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人才,但不能苛求人人都是人才。其次,对普通学校加大扶持力度,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学校倾斜,调配师资力量,尽量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学资源均衡配置,保障特长生和普通学生都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力。

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把教育公平理念贯穿于教育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确保各地区、各层次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的相对平等,从而维护教育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对策
伦理正义与法律正义的关系研究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浅谈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探索
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善书:中国古代的公益出版
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体制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