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尝试
2009-06-28曹彩云
曹彩云
[摘要] 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课程要学的语法知识也在增加,而语法知识相对较难,比较枯燥,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兴趣。故事和歌谣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故事 歌谣 学习兴趣
一、我的认识
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十岁左右的孩子初具形象思维的能力,而抽象思维的能力比较欠缺,老师应巧妙地把抽象的语法知识转化为形象思维,主动简化知识,将枯燥难懂的英语语法知识形象而生动地采用故事、歌谣的方式融入教学活动中,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2.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师、学生角色的表述
在整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要为孩子们提供根据已有知识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发现、总结,从而吸收新知识的机会和场景。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二、我的教学设计
对于如何对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进行现在进行时的教学,我心里实在没底。记得在第一轮的教学中,我都是直接把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概念讲给学生,然后讲解其构成,学生一问都能回答出来什么叫现在进行时由哪些部分构成,可一作题就丢三落四。
这是自己第二轮带的五年级,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还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好,受数学故事式教学法的启发,决定编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记住这一语法难点。
首先,现在进行时的显著特点就是行为动词后加该如何加ing?我是这样让学生记住的:ing就像个小尾巴,而行为动词就是一个带小尾巴出门的怪人,他所带的小尾巴要根据心情而定,高兴的时候就多带几个尾巴,这就是双写单词末尾的辅音字母加ing;心情一般化的时候就只带特定的尾巴出门,这就是直接加ing;不高兴的时候,就少带个尾巴出门,这就是去掉末尾不发音的e加ing。这样,我形象而生动地把行为动词加ing的方法教给了学生。每次我把一个动词写在黑板上,我问学生怎样加-ing。学生先回答心情怎样,掌握得很准确。
在这三种情况中,最难的是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加ing。我也编了一个小故事,把学生到目前为止学过的需要双写末尾辅音字母加ing的单词贯穿其中(这样的单词有四个:swim,run,jog,sit)。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很爱锻炼身体,每次都要先慢跑jogging,做好准备运动再快跑running;跑完之后,出汗了要去游泳swimming;他是一个很懂得生活的人,游泳后,还要坐在躺椅上进行日光浴sitting。学生边做动作说着这四个词,边想着老师的故事,愉快记忆着原本枯燥的语法知识,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是主语加be动词加动词ing,由于前面的铺垫,行为动词加ing学生掌握很好,剩下来的问题就是主语和be动词。而be动词有三种形式:am,are,is。根据行为动词加ing的教学经验我告诉学生:主语是主人,be动词是仆人,每个主人都只带自己特定的仆人出门,不能带错。大家看下面的句子,找找每个主人的特定仆人是谁?
I am teaching you English.
You are learning English now.
Look,that girl is talking with her classmate.
Listen,our teachers are singing there.
学生很快告诉我,仆人有三个am,are,is。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决定带哪个仆人出门的主人有哪几个,他们和各自仆人是怎样搭配的?
I am teaching you English.
You are learning English now.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They are having a Chinese lesson.
He is speaking English now.
She is writing the words.
The bird is singing.
Look,that girl is talking with her classmate.
Listen,our teachers are singing there.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发现曾经学过的be动词和主语的搭配规律:如果“主人”是第一人称单数,“仆人”就是am;如果“主人”是第三人称单数,“仆人”就是is;其他的人称做“主人”,“仆人”就是are.为了让他们记得更清楚,我还引导他们编成了顺口溜:I am;You are, We are, They are; He is, She is,It is;一个is,几个are。
就这样,我唤醒了孩子们的记忆,将曾经教过的知识渗透在新知识里,形象生动地传授教学知识,采用了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的一些名词:“小尾巴”、“小主人”、“仆人”,学生非常容易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词记在脑海中,并且将这些知识与这些常用名词相结合,增强知识的记忆强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并保持了学习兴趣。
同样,在教5A第八单元时,涉及到语法have和has的用法。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花时间把I have…,You have… .He/She/It has… . We/You/They have…的句型教给学生,让学生首先学会说对话,再让学生看着板书总结have和has的用法。老师提问:have和has都是“有”的意思,它们在句型中的用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一个学生看着板书回答:have和has的用法有区别,复数情况下用have,单数情况用has。另外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到:你说得不对,I和You也是单数,为什么它们后面用have?这时老师告诉他:I和You是特殊情况。最后学生们总结出:复数及I和You后面用have,第三人称单数后面用has。我还仿照be动词和主语的搭配规律的顺口溜,用旧词新句编了一个chant: I have,You have, We have, They have books,pencils,pens and rulers; He has, She has,It has,Mike has apples,lemons,mangos and oranges.学生联系前面“主人”与“仆人”的搭配规律记忆,互相指指说说,记得很牢。
由此可见,教师进行一种新教学方法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长提高的过程,也是增加自己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好机会。教师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才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技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小学各科教与学——英语、音、体、美版.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