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盯上中国富豪
2009-06-26
本报记者 向 莉
“最低起点100万美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门槛,而对私人银行来说,这只是成为其客户的基本条件。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包括不少外资银行都争相在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私人银行在中国刚刚起步,其针对富人推出的投资理财产品虽然看上去新奇,但不了解的人还是要警惕其中暗藏的风险。
三成富豪分布在亚洲和中东
“说白了,私人银行更像富豪的贴身管家,除了代客户投资理财外,还代理收集古董、艺术品买卖,甚至包括帮客户订机票、照料海外读书的子女,以及在客户家人生病时,帮其寻找顶尖医生等许多琐碎的事情。”摩根大通(亚太)研究部副总裁、资深银行业分析专家陈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自2007年中国银行开设首家私人银行业务以来,工行、交行、招行等国内银行都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欧美的渣打、兴业、汇丰等银行也相继把私人银行服务引入中国。
这些外资私人银行纷纷推出投资与生活相结合的新型理财产品,某外资银行推出的葡萄酒基金就是一例。有报道称,这款基金的独特之处是将投资和收藏结合在一起,客户可以按喜好选择出售获利或是收藏享用。据了解,这种葡萄酒基金只针对其私人银行的客户发售。要想成为其客户最低门槛是100万美元。除葡萄酒基金外,随着中国富豪群体对珍稀珠宝、高档汽车、名贵手表等的追捧,以奢侈品公司为投资标的的共同基金开始受到关注,奢侈品基金等新型投资品种纷纷诞生。
渣打私人银行业务全球总裁费乃威两年前称,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900万名高额净资产的私人客户,其中有将近30%的客户分布在亚洲和中东,这个群体的发展速度已超过北美和欧洲成熟市场的发展速度。预计未来5至10年,中国将成为渣打集团全球范围内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最大的一个国家。
大众化产品难满足富豪需要
“私人银行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在国外都是投资银行在做。”陈舜说,“其实,私人银行推出的各种产品,跟一般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很不相同,因为它针对的只是金字塔顶端的1%的富豪阶层,这些人对风险和收益的理解和普通投资者很不一样,所以不能拿一般人的理解来衡量。”陈舜认为,大众化的产品无法满足这些富豪们的特殊要求,红酒基金、奢侈品基金等无非都是投其所好。因为这些富豪可能对红酒、字画或古董等艺术品有偏好,是把投资这些产品“当作一种爱好来玩玩罢了”。不过红酒基金等也只是银行用来吸引客户的特色产品,不会是主打产品。国内富豪相对比较保守,首先要求保本,其次还要求资产配置多元化。有些是可以玩玩的东西,有些则有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私人银行不断推出更贴身的服务,满足其需求。陈舜认为,国内很多富豪,原始的资本积累多多少少都带有一定的灰色性质,出于安全或隐私考虑,这些人更愿选择国外的私人银行帮他们打点家产。如何打消他们这方面的顾虑,对中资的私人银行来说是个挑战。
不能忽略风险
谈及前不久大陆不少富豪由于购买了香港某些机构推荐的金融产品损失惨重的事情,陈舜说,其实,不是只有大陆的富豪亏损了,香港本地也有人损失不少。陈舜认为,一方面,银行对很多客户没有尽到风险提示的责任,但另外一方面,客户自身也有责任,不能光听银行的介绍,忽略了风险的可能性。“也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那些富豪过于信赖私人银行对他们的承诺了。”包括产品的设计者,当初也绝对没有想到,这波金融风波会越演越烈到如此惨重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梅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什么理财产品,都是存在风险的,私人银行针对富豪阶层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也是存在风险的。富豪们不能光听信基金经理对收益的宣传,而忽略了与收益相对应的风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