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生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
2009-06-26黄伟忠
黄伟忠
摘要: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本文阐述了办学理念的定义和作用,联系实际论述了卫生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和确立依据,并简要介绍了践行办学理念的做法。
关键词:卫生学校;办学理念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就强调:“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要更新教育观念。”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促进医学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涉及到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探索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因为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导向和动力,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本文结合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办学理念的定义和作用谈点看法,并以河源市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例,对办
学理念的内涵、依据及践行谈点拙见,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办学理念的定义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理性的、理想的观念,即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学校管理者源于办学实践活动而形成和概括的用于指导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理想追求、道德情感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是学校自主构建的办学指导思想。
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建立在对医学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包含了“为什么办学”的价值判断、“怎样办学”的价值选择、“办怎样的学校”的价值定位。因此,卫生学校办学理念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该体现“培养卫生人才,增进人民健康”的办学宗旨,应该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应该体现“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这样,办学理念便以科学发展的思想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教育思想的方式引导学校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和创新机制,以精神文化的形式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二、办学理念的作用
办学理念是“卫校人”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师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学校实现和谐发展的指路明灯。因此,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它是学生成才的不竭动力。卫生学校是白衣天使的摇篮,它的办学理念的社会价值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医护工作岗位的有用之才。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医以济世”的理想追求,成为医德高尚的人;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学有专攻”的专业追求,成为基础扎实的人;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成为医术精湛的人。可见,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成才的不竭动力。
(二)它是教师发展的力量源泉。办学理念从宏观上讲,它体现了学校的使命、宗旨和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从微观上讲,它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使命上来,可以把教师的行动统一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卫生人才”的任务上来,可以把教师的智慧凝聚到“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打造学校品牌”的要求上来,可以把教师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上来。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从而给全体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注入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教师不断成长,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它是学校发展的指路明灯。美国著名教育家、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曾指出:“学校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它有一个远景,校长就必须认出这一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这说明办学必须有“一个远景”,即办学目标。要实现确定的办学目标,就必须有一盏指路明灯,否则就会导致办学者迷失方向走弯路甚至引起极端混乱。因此,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告诫我们说:“重新确定学校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由此可见,办学目标确定以后,要有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办学的指路明灯。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是能给教职工特别是管理者指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为受教育者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卫生技能型人才;二是能给学校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那就是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
三、办学理念的内涵
育人是学校的神圣使命,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必须突出育人这一宗旨;办学理念是为促进学校发展服务的,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必须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因此,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突出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服务这一要求。
河源市卫生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结合所在地理位置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对学校历史与现状的认真总结、反思与研究,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在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正好突出了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追求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其主要内涵是:
(一)“为师生发展服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通过师生的发展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即学校在一切行为中,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和核心,以教师的发展为动力和关键,以学校的发展为基础和保障。学校通过培养大量优秀的卫生人才来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说,它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从学生层面说,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高尚的思想情操为前提,以健全的个性品质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核心,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另一方面,它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自强、学会奉献,为将来服务人民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世界、自主获取知识、勇于追求真理的学习观,使之成为善于学习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意识,使之成为勤于思考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和而不同”的健全人格,使之成为自强不息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作风和熟练的技能,使之成为深受欢迎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第二,从教师层面说,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个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直接指向是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与胜任教书育人要求的新角色。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意味着学校要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智,促进教师的成长。
第三,从学校层面说,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应该科学化、民主化,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基础上,在事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发展的共同点上,把师生在成长中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学校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之,各个教育要素要整体优化和协调运转,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校园文明、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使学校在服务师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为人民健康服务”,就是指学校通过培养护理、药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标。“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包括卫生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医学教育的不懈追求,是师生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前提和精神动力。它与学校“培养卫生人才,增进人民健康”的办学宗旨是一脉相承、协调一致的。因而,学校必须努力培养更多“医德高尚,乐于为人民健康服务;作风严谨,用心为人民健康服务;操作规范,优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秀人才。
四、办学理念的依据
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科学的理论依据。河源市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也不例外,它是在认真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特别是河源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依据医疗卫生改革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新需求,依据医学教育理论和规律,经过深入研讨与科学论证而提出并确立的。概括地说,“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办学理念的确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医学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社会性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为承担着为维护人民健康培养卫生人才重要使命的卫生学校,进一步确立“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既是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卫生人才是卫生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凸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在履行教学、科研、卫生服务的职责中培养人才,从而也使自己的师德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显而易见,“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它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我校是一所市级卫生学校,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河源,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立足河源”就是要立足河源本地,辐射周边地区;“面向基层”就是面向农村卫生院(所)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社会”就是服务河源乃至广东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河源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目前需配备护士5500人,但实际只有护士2300人,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随着村一级卫生站(所)的设立,社会对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让他们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五、办学理念的践行
办学理念的确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去努力践行办学理念。否则,再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只能是一个口号,甚至是一句空话。践行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本校独特的、优秀的办学风格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而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只有与学校具体的办学实践,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办学行为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践行“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办学理念、彰显“医德为先、科研引领、技能见长”办学特色的做法主要有:
(一)大力彰显“医德为先”的特色。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把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卫生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当作立“教”之本。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注意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把德育工作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扎实开展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彰显“医德为先”的特色,实现了办学理念为培养医德高尚卫生人才服务的目标。
(二)大力彰显“科研引领”的特色。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培养卫生人才,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抓科研促教学,抓质量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三风”建设、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一是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开展科研和教研工作;二是建立和健全“主管副校长——教务科(含医研室)——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教研氛围;三是创新学校科研机制,大力倡导教师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目前,我校教师针对卫生职业教育相关问题而开展的科研课题有1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9项,校级课题3项。课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医” “教”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大力彰显“技能见长”的特色。学校坚持“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学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组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等,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培训或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的临床医学技能水平,达到“以技术精湛的教师培养技能一流的学生”的目标。同时,教育学生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争当“技能熟练、操作规范”的技术能手。为此,学校还定期组织各项专业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技能见长”的特色得到充分彰显。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发展、总结概括而提出和确立的,践行办学理念同样需要有个过程。“卫校人”只有充分认识办学理念在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领会办学理念的内涵,自觉坚持用办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办学理念真正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
(作者系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郑蔼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