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监理的控制措施

2009-06-25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轴线标高基坑

周 彪

摘要:通过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实践,对施工的主要过程和重要部位质量监控的要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监理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1) 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 5 mm~40 mm 石子, M < 2.3 细砂做一组;5 mm~40 mm 石子, M ≥2.3 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2) 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2.有针对的养护制度

1)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遗漏主要关键细节。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排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GBJ 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二、 对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移位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1.垂直度的控制

1)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 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 %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轴线的控制

1)轴线传递。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 ±0. 00 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 mm ×200 mm ×8 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其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 200 mm ×200 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2)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 18 mm 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为此:a.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内;b.浇筑混凝土时,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3.标高线的控制

1)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 4 个洞口 (一般高层至少要由 3 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2)这其中对 4 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 12 的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3)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 4 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三、 建筑裂缝的控制

1.设计措施

1)“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2)“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 3 m 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 120 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 150 mm)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2.施工措施

1)“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 7 d,宜在 15 d 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2)“抗”的措施。a. 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 450 kg/ m3)。践经验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 10 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1 ℃。高层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宜掺入外加剂。b.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 5 mm~40 mm 碎石比用 5 mm~25 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 6 kg/ m3~8 kg/ m3,降低水泥用量15 kg/ m3;用 M =2.8 的中粗砂比用 M =2.3 的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 20 kg/ m3~25 kg/ m3,降低水泥用量 20 kg/ m3~25 kg/ m3。 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d. 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Φ6 @150,宽度不小于 450 mm 的钢筋网带。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 3 天)。

四、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此提出以下几控制要点:

1.基坑支护

(1)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基坑方案。(2)深基坑(h≥2m)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抗槽1.2m范围内不许堆放重物。(3)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脚手架

(1)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2)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3)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4)材质:钢管Q235(3#钢)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5)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3.模板工程

(1)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2)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3)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4)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警戒线,专人监护。

4.施工用电

(1)必须设置电房,两级保护,三级配电,施工机械实现“四个一”;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心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确保电阻值小于规范的规定。(3)配电箱、开关箱: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

五、结束语

随着施工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将有更多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求,只有不断的探求,不断的总结,才能有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

猜你喜欢

轴线标高基坑
书记讲党史 “亮”出新标高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