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9-06-25程样国
程样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适应“以人为本”新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的对象就是人,是人的思想,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工作理念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是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没有正确的工作理念就没有正确的工作思路,没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就是调动学生内在的成长成才积极性,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学生为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办得如何,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必须要以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为本,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教育不能仅限于说教,正面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也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因为许多思想问题的根源就是来自实际问题。特别要真心、诚心、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就业、安全、健康、心理、住宿、饮食、医疗、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坚持以学生为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有长效机制做保障,否则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很多高校都具有“规模大、校区多、工作难度大”等特点。要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较高要求,实现良好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管理理念是核心,管理结构和领导体制是关键。没有科学的管理结构和完善的领导体制,再好的理念也难以贯彻落实。我们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其次,要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转模式。有了完善的领导体制,还必须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快速高效的运转模式;第三,要制订和落实一整套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是提高单位凝聚力、形成成员共同价值观的“粘合剂”。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更是离不开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的制度保障。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的关键问题,形成群体的价值规范和奋斗方向。
南昌大学是所省部共建的“211工程”学校,全校共有5个校区,8000多亩土地,8.3万名学生,是一个典型的“规模大、校区多、要求高”的学校。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创新了“党政统一领导,学工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全员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学院管理、栋为基础、班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完善了以学校考核院系、院系考核辅导员和班级、辅导员和班级考核学生的三级考评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学生教育管理系列制度,并编印了《南昌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汇编》,发给每位辅导员和做学生工作的专职干部,编印了《南昌大学学生手册》,发给每位学生,从而形成了行为有规范、管理有依据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三、适应人才培养新任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校是人力资源建设的主力军,其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人力资源强国”这一人才培养新任务,归根结底靠人,靠队伍。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尤其是辅导员,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我们一定要按中央要求,强化辅导员的教师、干部“双重身份”,开展辅导员的职业、专业“双重培训”,加强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组织对辅导员的“双重领导”,落实辅导员教师、干部“双重待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包括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内的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学生骨干队伍是学生中的精英、楷模和旗帜,对广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凝聚作用和带动作用。他们不仅是教师处理学生事务的助手,更是学生与班级、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骨干力量。对学生骨干队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推选、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主动关心、正确使用和有效监督。
近几年来,南昌大学采取五大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高度重视,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按1∶200的比例为本专科生配备专职辅导员;二是规范管理,制定“十个一”工作职责;三是严格考核,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四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五是落实政策,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目前,校本部配有226名专职辅导员,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成为了学生的贴心人、责任人和引路人,为学校发展、改革和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南昌大学还特别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制订了《南昌大学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及《南昌大学学生党建工作细则》,对学生干部和党员提出了“坚持五带头,当好五种人”的先进性具体要求,建立了严格的推选和考核制度。全校5000多名学生党员和上万名学生干部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和谐校园建设的排头兵。
四、适应大学生思想变化新特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受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论是深层次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是外在层次上的事业观、权力观、金钱观、利益观、幸福观、美丑观、爱情观等各种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实效性。在宏观层面上,要采用“泡菜效应”,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创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良环境和氛围;要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要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主题网站,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在微观层面上,要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南昌大学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331”四大特色做法,即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网络、进班级和社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相结合、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抓好学生党团建设、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努力打造心灵呵护工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和谐稳定、学风优良、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核心,目标是方向,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是保障,方法是关键。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作者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