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刺”与“钻牛角尖”

2009-06-25施剑荣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挑刺钻牛角尖大胆

施剑荣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只要教师启发得当,怀疑与批判的阅读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一、引导质疑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清人唐彪说:“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利用批判性地阅读能帮助学生摆脱崇拜作品的心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有疑,说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大脑在积极地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诱发出他们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而解决疑难。使学生取得进步。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明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要有胆识引导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大胆质疑,寻求真正的理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以这样说,质疑是激发学生内驱力、挖掘潜在智能、增长知识的良方。

其次,教师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也应教绘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在开始质疑时往往是缺乏思考,问题比较单纯幼稚,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加以批评甚至训斥,而应加以鼓励,肯定他的态度,并在引导上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学生一旦掌握了质疑的方法,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二、教学生“挑刺”

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巴金老先生的短文《月》。《月》这篇短文里,有几句话的意思确实令人费解。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如学生提出,在文章开头“我在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在第二段里有写道:“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在文章的结尾处写道:“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这里的“镜里”、“明镜”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月亮。重复提到的“某某人”、“什么人”指什么人,不清楚。如果只一次提到“某某人”,可以理解为是泛泛而指,并不专指一人,而这里接二连三提到“某某人”应该是有所指的,那指的人是谁呢?文中好像没有其他的说明。如果是后羿的话,那又该怎样理解,是他在想念嫦娥吗?

学生在文章的另有一处也提出疑问,“的确,月亮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如何来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冷得很”、“死了的星球”、“死的光”可以看出作者对月球的感情并不热烈,是冷漠的,或者说是毫无感情可言的。可从教材的参考书上却这样写道:说是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的确有点牵强附会,有贴标签的味道。

文章的后半部分写到:“但是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这嫦娥奔月的传说,可谓人人皆知,嫦娥为了长生不老,偷吃了不死的仙药飞到了天上去了吗,但她到天上去并非去要让月球起死回生。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来表达对光和热的想往和追求。或多或少有点勉强,说服力不强。所以,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的理解与教参的主题理解是大有出入的。

三、教学生“钻牛角尖”

一般来说,“钻牛角尖”这是个带有贬性的词语,形容一些抓住一点而不放的人。在学习中,有时也不妨钻一下“牛角尖”。

八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敬畏自然》。“敬畏”一般是敬重、畏惧的意思,我们要敬畏的不是别的,而是自然。在这里可以启发学生提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古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今天应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也确实有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事例。古代的大禹治水可谓家喻户晓,大禹征服了自然,李冰修筑了都江堰,绍兴的太守马臻治理鉴湖水系,等等。人类发展的历史难道不是与自然较量的历史吗?现代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活动。难道我们要敬畏自然,就要停下这些工程。当然,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犯过错误,吃过苦头,有过惨重的代价,造成的原因是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然,而并不是因为不“敬畏自然”的缘故。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处,不能只靠“征服”或只靠“敬畏”。人类的活动必须做到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做到既造福人类又保护环境。从标题上看,“敬畏自然”的意思,就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种强烈的环保意识而带有的比较片面的说法。

该文中还有可钻的“牛角尖”。如“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前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读这句话后,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疑问,譬如说我们有没有嘲笑古人的智慧,我们对古人的智慧是嘲笑的多呢还是赞美的多?可以肯定地说到今天为止,我们仍以我国的四大发明而自豪。雄伟的万里长城、神秘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吗?有谁嘲笑过他们呢。

总之,只要不崇拜、不迷信,疑问总能提出来的。就算问题还比较幼稚,但只要坚持训练,在怀疑与批判的阅读中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挑刺钻牛角尖大胆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我家的大胆蜗牛
破绽百出的叙述
大胆玩创意
挑刺儿
潇洒才年轻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潇洒才年轻
大胆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