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探析

2009-06-25俞晓燕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数学

俞晓燕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这就是说,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数学教师,应把数学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数学教师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个课题。

一、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数学教育就更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倡导的是蕴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完整的数学教育。

1,数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正是数学的生命所在。数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有时比数学知识本身更加宝贵,是数学的灵魂。不过,数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具有隐蔽、无形等特点。它需要人们去领悟和提升。这就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育不应是冷冰冰的机械教育,而应该是数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

2,从人类价值追求的目标来看,数学也不再仅仅是手段。而是成为人类最高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一种戢体。数学不仅以“求真求知,走向理性”为其使命,而且以臻善、达美为其成果和意境;数学本身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求实、严谨与执著等品质与风格,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基本美德。对数学本身的追求。既是人对真善美与自由的追求,也是完整的数学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3,从人文意义上看,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还造成一种人文化的独特的人格气质,一种极其负责的人文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乃至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等,所有这些如果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数学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对历史上数学家的崇敬,以至对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领悟。

数学史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实践和认识的进程中,无数中外数学家为了探索真理、发明创造,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辉煌的历史,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杨辉三角形。古代著作《九章算术》。以及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就,这些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领先水平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提示数学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数学美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和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普遍性等。在教学中要展示数学的外在美,体现数学的内在美,感受数学的神奇美,欣赏数学的艺术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品质。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烈。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数学的美不仅运用于科学技术之中,也被运用到文学、艺术之中。如在艺术中尤其是绘画艺术中,数学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甚至对近代艺术的产生也是举足轻重的。如何在画布上描绘现实中的三维景物。曾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一大难题。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的天才,创立了一整套新的数学透视理论体系,将这种透视理论系统的数学精神注入绘画艺术之中,创立了有别于中世纪的全新的绘画风格。当人们欣赏这些绘画艺术的时候,也会看到数学的美。

3,实施民主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实施民主教学,首先要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看作全方位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爱好、兴趣,尊重他们为数学学习付出的劳动,并尽量符合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在课堂上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允许。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将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探讨问题时,要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还应允许学生离开座位,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4,确立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新课程指出:“学生的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鉴于此,教师应当摒弃“以本为本”的教学思想,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数学需要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没有探究心理品质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教学中要立足课堂,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研究者,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厚的研究对象,营造—个活泼的课堂氛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作为—个主体去从事研究。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适时恰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少地去打扰、干涉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并充分地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课堂教学中和谐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解决问题的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立足于开发智能潜力,致力于求异创新。

将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进一步认识并加强数学的教育功能,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要看到隐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和观念。广大教师应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多种丰富的人文实践,这才是真正的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数学
人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