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该有“味”

2009-06-25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课课文

徐 静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语文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质特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味”呢?笔者从以下五“味”考虑,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有趣味

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是人人喜欢的,做语文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课上得有趣味,让学生喜闻乐见,营造出双赢的境界。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师恩难忘》,课文中的私塾先生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故事讲得娓娓动听,以至于他的学生刘绍棠对老师始终怀着一种敬仰,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印象深刻。一个故事就是一种情境,一个故事就有一个道理,一个故事就有一种思想,这当然受到天生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的喜爱了。

其次,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执教《黄山奇石》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也能提高趣味性。

二、有情味

阅读活动是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只有关注学生自身体验,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探索与创造人生的一条捷径。

首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时,虽然没有真实的场景可以再现,但教师通过播放《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那一瞬间。让学生同样能感受到“诺曼底”号沉没时的那种危急场面,从而深切地感受到船长的伟大。

其次,在开放中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解读。所以,在问题设计上应摒弃答案惟一的限定性,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教师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霍金?”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做出阐述。

三、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的羁绊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在这—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

要在语文课中体现“儿童味”,最重要的是突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辘辘,水珠在花瓣上不断打滚,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学生都闭眼沉思,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口说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此时,笔者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思路,继续引导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课文朗读,让他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那位学生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自个儿滚动着,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解释和情怀。

四、文学味

语文的文学韵味包括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也即是语文美。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所以如何执教。上出语文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人手,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反复诵读,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咏叹,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草原》时,教师先示范读课文,接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品读,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所熟悉的草原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模仿那首脍炙人口的《草原之歌》,自己动手动脑改编《草原》之歌。

五、个性味

语文课的个性味,一般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毫无个性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课如其人。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就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就在教学中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为了语文课的个性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于朗读的要尽量多地示范读,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自然感觉是有趣、有味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能让执教者心头滋润,听课者如沐春风,人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课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