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听力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2009-06-25曹津源
曹津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2008年多个省市的中考试题都出现了听力题,且题型多样,综合色彩鲜明,值得考生关注。其类型主要有:
一、听后全写。例如:请把听到的一句话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工整)。
二、听后提取关键词语填空。例如:听一则报道,完成下面填空题。这篇解说词介绍的是__________,它是用__________精细加工而成的,虽然制作工序麻烦,但具有食用__________的特点。
三、听后作出判断选择。例如:听一则校园“纸飞机比赛”活动通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纸飞机比赛”的组织者是各班文体委员。B.“纸飞机比赛”的时间是5月10日下午4∶00。C.“纸飞机比赛”的地点是2号教学楼前的篮球场。
四、听特定情境按照要求答题。例如: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情境材料为:四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有许多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然而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假如有一位名叫王伟的学生来到你所在的班级就读,为了使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念,使他树立学习的信心,你会对他怎么说?
五、听后作提炼概括并介入对话。例如: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1.女儿和父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假如争论时你也在场,作为“女儿”的同学,你想对她母亲说些什么?
六、听后对材料作出自主评价。例如:听一则情境材料,回答第7题和第8题:7.林枫认为“这只狐狸太傻了”,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8.你认为“这只狐狸并不傻”,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将你想对林枫说的话写下来。
根据上述命题类型和趋势,考生应在哪些方面作准备呢?
一、根据“听”与“写”结合的特点,养成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习惯。这是做好听力题的前提。
二、根据“听”与“记”结合的特点,培养抓住关键、排除干扰、即时记忆的能力。如所听材料是说明文,你必须边听边记住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点等关键词语,遇到内容多的材料,可在草稿纸上作“速记”“跳记”(不求每个字都准,只求自己能懂)。上述题类型二就属于这一类,答案是“兴化米粉”“大米”“方便”。如果听时能抓住“对象”“原料”“特点”等要点作即时记忆,准确回答就不难。如果所听材料是应用文,则要准确记住日期、地点、对象、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等,命题者往往在这些“点”上设置干扰,如上述题类型三,由听力材料可知“5月28日”与“5月10日”形成干扰,“校学生会准备组织”与“向各班文体委员报名”也形成干扰,考生只要细心倾听,善于排除干扰,就能选准C。
三、根据“听”与“思”结合的特点,培养“听中能思,耳脑并用”的能力。例如一考题播放的材料为:“A.跨越、发展,成就梦想!B.点燃激情,传递梦想!C.翱翔蓝天,放飞梦想!”要求选“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的宣传语。三个选项句式相同,题材相似,“梦想”一词重复,这些都造成迷惑性。这时考生就必须“思”——思主题,思语境,与“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最贴近最匹配的当属“点燃”“传递”两词,这样思考,答出B应当不难。
四、根据“听”与“写”“说”结合的特点,培养“围绕中心,得体表达”的能力。如上述题类型四,考生在表达时必须做到三点:先有称谓,进入对话;态度诚恳,语言恰当;围绕中心,切合主题。如:王伟同学,我们欢迎你!虽然你失去了亲人和家园,但请相信:我们都是你的亲人,班级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你要坚强起来,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重建美丽家园!
五、根据“听”与地域文化结合的特点,养成“走出课堂,开拓视野,熟悉和利用家乡文化资源”的良好习惯。如果考生平时关注家乡文化建设,考试时就能减少障碍,提高答题准确率。如某考题的听力材料是:第二届漳州旅游节、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暨闽台水产品博览会于6月15日-17日在东山举行。这次节庆活动主题为“缘系关帝,和谐两岸”。节庆期间还举行了一系列海峡两岸的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包括:盛大的开幕庆典;“海峡情”焰火文艺晚会;关帝祭祀表演;闽台水产品博览会;关帝文化民俗踩街等。题目是:1.这次节庆活动的主题是什么?2.此次节庆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答出3个即可)第1题要答出“缘系关帝,和谐两岸”。考生如果平时对“关帝”一类的地方文化所知很少,答题障碍就会较多,特别是“缘”“系”都是单音节词,播放时在耳边一滑而过,更会增加答题困难;但如果考生对这场就在中考前后举办的旅游节比较熟悉,那么回答这两题肯定就会顺利得多。
总之,考生只要关注当地的文化活动,在平时的备考中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能抓住材料的重点,就一定能轻松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