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思考

2009-06-25吴国贵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算法评价课堂教学

吴国贵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适时、精当、有度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使其真正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尝试。

一、注意倾听——不敷衍

教师要培养对课堂、对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尤其更要加强“听”的基础训练,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数学实践,及时捕捉信息,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回应。

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千分号,当黑板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千分号时,教师开始聆听设计者充满个性的想象。一个学生说:“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教师欣赏地点了点头说道:“有意思!”另一个学生说:“我原来也打算画三个圆圈,但是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还是再加一个美观。”教师鼓励道:“与众不同,有创见!”第三个学生又说:“我画的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第三个圈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教师又一次鼓励:“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百分数和千分数的内在含义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是一个量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而已,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请注意看——(出示莆田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4.26‰)这句话里就有一个千分号,和黑板上哪一个一样?”学生指第三个。“送点掌声给他!再将掌声送给在这里设计许多图案的其他同学。”……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而不是对学生的发言听而不闻、漠然处之,随意敷衍学生的回答,煞有介事地作“嗯、好、很好、真棒”等空洞的鼓励。教师只有耐心倾听,细心辨析,恰当评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二、心中有“度”——不盲目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发言、练习等课堂表现的一种评判与回应。教师要作出评价,心中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或尺度。这个“度”,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即教师要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教师心中有“度”,才能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的回应。这点说来简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却并不容易把握。如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后,请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思维能力各异,所以算法各不相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算法不置可否,而是一味地追问“还有比他更好的算法吗”,有的教师则对所有学生一律评价“好”。这两种现象反映教师评价标准模糊,对如何进行算法优化心中无数,一片茫然。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毫无裨益。因此,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明确目标,心中才会有“度”,才能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一堂课上,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教师评价尺度的把握应准确。又如,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加以肯定,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不同意见吗?”粗一听,觉得教师十分重视评价语的运用,既能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能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但细一推敲就不难发现,既然老师都说“很好”了,还问我们干吗!而且有些问题可能已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还一直在追问,对学生拔高了要求。这样,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会影响评价的效度。

三、切中要点——不空泛

在课堂的师生交流中,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是所有的表现或发言都要作出评价,也并非所有的评价必须鼓励肯定,而要讲求准确性与针对性,因时、因人而异。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课件出示:某校五年级三个班购校服的统计表(如下图)。其中三班的人数被墨水弄脏了,让学生表示出三班的总价。学生先是猜人数37、38、39……后又自我否定了。教师建议大家分组讨论,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一学生说:“三班的人数不知道,可以用‘三班人数×50来表示总价。”教师评价:“你注意了情境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观察得很认真!那能不能设法把字母用其他的符号来代替的?”这时,另一学生说:“我用括号代替文字,列式为‘()×50。”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用三角形代替文字,列式为‘△×50。”教师又问:“你们认为用符号、图形表示好吗?”“容易混乱。”接着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再次探究方便的表示方法。“我原来用的也是文字,但借助刚才同学用图形表示的思维,我想到了用字母x代替文字,它比括号和图形都简单!”学生们听了都自发地鼓起了掌教师及时评价:“这位同学能把未知的数从用文字代替到用符号、图形代替,最终转化为用字母来表示,真有创意!”这里,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作出不同的评价,不仅简洁、准确、到位,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的评价不必面面俱到,而要切中要点,或渗透方法,或指出瑕疵。评价笼统而空泛,就会苍白无力。

四、启发思考——不急躁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应富有启发性,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给学生以启迪,在师生互动的对话交流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走向圆满。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出示例题:“李叔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一位学生在叙述时把“18根1米”说成了“18米”。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错误问道:“我听出问题来了,你们听出来了吗?”教师的启发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马上明白了,说:“18根1米,而不是18米。”教师及时肯定:“你们听得很仔细!通过审题。你们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在学生算出面积之后,教师组织观察表格使(如下图),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的启发促进了学生作深入思考。一位学生马上说:“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教师抓住学生的回答再问道:“谁听明白了他的发言?”另一学生接着说:“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教师及时肯定:“你的理解更深入了,还有不同观点吗?”一学生说:“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大家同意吗?”又有一位学生说道:“长和宽的和一定,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教师不急不躁,继续引导:“这两位同学讲得都很好,但这样说好像没有表述完整,再想想看应该怎样准确表述?”几分钟后,一学生说:“长和宽的和一定,也就是说周长一定,这是不可

缺少的前提。”教师及时表扬。

猜你喜欢

算法评价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