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多样化”的误区与出路

2009-06-25林翠青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误区新课程交流

林翠青

一、“算法多样化”的现象与误区

在刚开始的新课程实践中。我们曾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存在着偏差,由此导致教学走人误区。我校开展新课程实验的教师都反映,课堂上为了实现算法多样化,不仅花去了太多的时间,而且“双基”目标的落实大不如以前扎实,学生口算、计算能力呈整体下降趋势。尽管教学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可是课后出现了一些学生面对习题无能为力的现象。面对多种算法,好的学生可能领会了,而且还有时间和精力自觉地从中思考、选择更好的方法。然而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而言,一节课要感悟那么多种方法是不现实的。接受能力慢一点的学生可能会目不暇接,到头来或许没有一种方法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节课下来,在眼花缭乱的诸多算法里,对自己到底想用哪种算法没有明确的意向,就更谈不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了。因此,出现了“快的学生算得更快,慢的学生算得更慢”的局面。

走进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现象:一道计算题出示后,教师们常常鼓励、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不同的算法。例如,在解决“有几瓶牛奶”中“9+5”这一问题时,学生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14;(2)9+1=10,10+4=14;(3)在9后面接着数5个数,是14;(4)5+5=10,10+4=14;(5)因为10+5=15,所以9+5=14;(6)因为8+5=13,所以9+5=14……然后教师会对学生说:“这些方法都可以,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学生用的方法往往不是教师事先估计的“基本方法”(即“凑十法”),也不一定是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从这个教学片断中,不难发现,教师在努力追求“算法多样化”。从表面上看,教师尊重了学生的创造,也在着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但忽视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由于缺少思维之间的真正碰撞,教师又不分优劣,对各种方法都给予肯定,可以推测,多数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可能是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于是,教师们一致认为: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思考、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

二、如何走出“算法多样化”的误区

“算法多样化”是小学数学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第一学段“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给予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法。

或许有的教师还有这样的疑问:“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想出基本的算法,怎么办?如果是比较难的方法,学生想不到,又怎么办?”其实,如果真是比较便捷的、对于今后学习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算法,而学生确实想不到,教师可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学生当中,将算法介绍给大家:“刚才受同学们多种方法的启示,我也想出了一种方法,大家帮我看看,这样行不行?”这样,学生把自己设想为评判官,以积极的思维、审视的眼光,检验老师的算法是否合理。这样,好的算法就会很快根植于学生脑海之中。

上述情况是算法多样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算法多样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机会,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对诸多算法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比较来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行自我消化。如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谁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向同学们推荐它?编一句宣传广告试试。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哪种?同时说出理由。这样做,其实就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比较,在比较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选择与完善,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教师在课堂中不能盲目地、直接地向学生推荐最优化的方法,因为教师心目中的最优化不一定是学生理解的最优化。只要是学生自己用得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他心目中最优的方法。为了实现算法优化,在课堂上不仅要加强师与生的互动交流,更要注重生与生的互动交流。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伴想法的习惯,在“倾听”、“体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个性。在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误区新课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