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生活联系 创自主探究课堂

2009-06-25俞长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究生活

俞长生

新课程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选择现成的或自我编制的数学学习材料”,以便“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自主探索并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立足生活,提炼数学味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往往把精力主要放在如何讲清课本内容,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我认为应遵循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方案,对教材提供的基本素材适当地进行加工处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课题,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导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设计“爸、妈不同休息日——共同休息日——其中最早同休息日”的情境引入新课,借助“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使知识由抽象化为具体,为学生学习公倍数提供了实体模型。这种“现实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编制例题,增强探究信心。

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数学问题,编制出合理、符合逻辑的问题,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始出示:养路工人在如下表中选出成活率最高的一种树进行公路边的种植,请你帮忙选定哪种。

借助绿化种植这一情境引入,将枯燥的百分数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并获得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探究、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与开发。

3构造生活中的意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放飞学生思维想象是新课标理念之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过程中,同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化抽象为形象。如:“长征小学要购买14个足球,希望小学要购买6个足球,现在有三个商店出售同一厂家生产的足球供你选择,甲店:价格23元,不二价。乙店:价格25元,买10个以上不到20个按85%优惠,买20个以上按80%优惠。丙店:价格25元,买5个以上按90%优惠。请你算一算,长征小学到哪家店购买较省钱?希望小学应到哪店购买省钱?你有什么好建议?通过怎样的计算进行比较?”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知识、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

二、立足数学,感受应用味

数学课程既然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工具课,那么引导学生树立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的意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所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好知识是为了用好知识。

1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数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时和教室这狭小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信息,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如调查我市某月前5天的各种摩托车销售情况,预测某类型摩托车当月的销售总量等。这样可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感受数学知识存在的普遍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空间。

2实践作业,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知识后,可让学生计算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后,让学生当一回装修设计师,根据自己家庭条件和爱好在材料上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并算出装修面积、所需材料量及所需人民币金额等。这样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强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开放练习,促探究生成。

在设计练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习题,使他们能自主探究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题目:把含盐12%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5%的盐水,请帮改制。这是一道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思考。通过这样的练习,创设了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打破了“陈规旧矩”的束缚,学生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展开,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总之,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情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热爱数学,乐于探索、实践的强烈愿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探究生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