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事
2009-06-25林文仁
林文仁
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它的实现是由一个个教和学的活动组成的。参与这些活动的除了教师、教材外,还应该有学生。因为只有它,才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它的“自身实践”,才能有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的产生。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可独霸课堂,而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身实践”。我的理解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事”。
做什么“事”呢?做语文的事,即“听、说、读、写、议论、思考……”能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事。就是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大可放开手脚: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自己读;学生能写的,让学生自己写;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想……更进一步,即使有些学生“不太会做”的,也应该使其在教师的指导、点拨、组织、调控下去“学着做”,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下面,请看郑美玲老师执教的《给巴特勒的信》(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7—8期,有改动)的两个教学片段:
师:(板书课题)法国作家雨果曾就文学名著《悲惨世界》能否发表问题,给编辑写一封信,这封信简短至极,只有一个问号。编辑回了一封信,这封信也简短至极,同学们猜一猜,怎么回?
生(纷纷):一个感叹号!
师:好,同学们非常聪明,那么,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另一封信《给巴特勒的信》,我们试着把这封信紧缩到只有两句话。同学们行吗?
生(纷纷):行。
师:那好,请同学们速读原文,看谁读得快,说得准。开始!
(学生速读,教师个别指导)
师:同学们读完了,下面试一试。
生1:我觉得雨果用了很多优美语句去赞美圆明园……
师:哦,赞美圆明园(板书),很好!有哪些语句呢?
生2(抢答):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生3:第3段中“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生4: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生纷纷举手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准确,从字音、节奏、语调到选择的句子都很准确,可见,我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赞美圆明园。可是这样,完整了吗?
生(讨论片刻):不完整,还有骂了两个侵略者!(生笑)
师:用一个“骂”字,对,但不雅,我们换个词。
生:诅咒、诅骂、批评……讽刺……
师:好!讽刺侵略者,准确了。我们再找一下,哪几个段落分别体现这两个内容呢?
生:1-4段赞美圆明园,5-10段讽刺侵略者……
师:很好!我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给文章分出段落层次……
……
分析段落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朗读、概括、表达能力,这一些都是语文课堂里常做的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即使有些老师想让同学试一下,却因为它们有点难,同学一时回答不合老师的“预期”要求而放弃,最终由老师“包办”。而案例中郑老师用一个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速读、默读、个别朗读,在读中引导学生抽取关键信息,最终不着痕迹地完成了预期目标。这就是学生能读的,应让学生读;学生能想的,应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应让学生自己说。
请继续看郑老师的课:
师:刚才分出了段落层次,但好像第二部分有一个问题:作者又用了哪些语句来表达“讽刺”的?你认为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有哪些?
生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师:我怎么觉得这位女同学读的语气有点怪。你觉得应读出什么感情?
生1:讽刺语气。
生2:还应该有一点蔑视的语气。
师:那该怎么读呢?哪个同学愿意试一下?
生3(朗读):(很有讽刺意味)
师:很好!这样读,讽刺、轻蔑都有了,我听了有点怕!(生笑)可是,这是什么写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生3:正话反说……反语。
生4:这样说很委婉,又嘲讽对方,反正挺聪明的。
师:你们说的,很有价值。我们不妨归纳一下“反语讽刺,何等智慧”。除了此句,还有吗?
生(继续读文章,评点)……
朗读,大部分学生会,要朗读好,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写法,品味语言的妙处,并做出自己的评点,对初中生来说,就有点难了。因而,大部分老师都以“讲解法”包办了这件事。而郑老师却放开手脚,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去说,自己去评。可以说,既更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又体现了学生的“认识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体验。这就是即使学生“不太会想,不太会做”的,也应该在教师指导、点拨、调控、组织下“学着做”,因为这“做”的本身,学生就进步了。
纵观两个教学片段,我们发现: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做事”,而不是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知识的接收者。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