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庄的“红常青”史来贺: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2009-06-25李克勤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集体经济

李克勤

摘要:“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名言,我们耳熟能详。的确,一辈子做好事真不容易。然而,现实中的的确确有这样的人。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史来贺同志,在刘庄担任党组织书记达50年,为人民服务可谓尽心尽力,走社会主义道路善始善终。说他是中国农村基层干部的“红常青”,他当之无愧。因为他一辈子都是全国的红色典型,从未变色,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常青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史来贺的名字就以模范共产党员的形象响遍全国,一直到21世纪初,他走完生命的历程时,他始终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真是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就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那样,做到了完全、彻底。那么,史来贺为什么能够一辈子做好事,不变色?这个问题不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集体致富,对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都有意义。因为在这几十年里,世界上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外国专家学者不远万里,前来刘庄考察。下面我们就围绕着史来贺的“主心骨”来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刘庄史来贺;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器变通

太行南麓,黄河北岸,有个只有1.5平方公里的刘庄。这个村子小,以至于在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身影。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河南有个刘庄!”“刘庄有个史来贺!”多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凡对国事、国情稍有关注的人,心目中都或浓或淡地装着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这么个小不点儿的村子,只有355户人家,总共不过1600余口人,却有着如此大的名声,如此特殊的魅力。这当然和这个地方的人干的事情有关。这里要辩证地看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现代社会里,好事未必不出门,大好事照样传千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大力提倡好人好事的时候,党的领袖、各级党组织都善于发现好的典型加以推广,史来贺和他领导的刘庄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只不过史来贺与一般的典型不同之处在于,他始终保持不变色,成为了一个“红常青”。

一、史来贺因为红而常青

史来贺的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主心骨”,他有了主心骨,刘庄的人民有了主心骨,这样一来,其他的事情就有了根基,就有可能干好,就有了基业长青的可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探索过程中曲折前行的,可谓风风雨雨,潮起潮落,而刘庄的发展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内外很多人不解,请史来贺解释这个“谜”。史来贺说:“刘庄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何谓“主心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诠释的:可依靠的人或事物;主见;主意。那么,史来贺的“要有主心骨”,就可以这样理解了:在风风雨雨中,要做一个有“主见”、有“主意”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刘庄群众“可依靠的人”。史来贺正是这样的人。

那史来贺的主心骨又是什么呢?

史来贺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常常想,人是应当有一点精神的,我之所以几十年来,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同群众一起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够不断上新台阶,连续做出新成绩,靠的是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我的精神支柱是毛泽东思想。多少年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毛主席的音容笑貌就会在我眼前浮现,老人家的亲切教诲也就在耳边响起。这时,我的热情、干劲就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因此我相信一条,精神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常识。”这就是史来贺的主心骨,这里面有他的信仰,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也就是他的“道”,人生之道,事业之道,企业家之道,这是从形而上层面的理解,他并不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善于把精神变成物质,所以他能够善于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善于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普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器物,他就是善于道器变通的社会主义的实业家、企业家。

一个人,一个村庄,1.5平方公里,50年的奋斗里程——史来贺这个典型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在一个点上的不懈坚持。史来贺多次说:“当干部就得‘干字当头,干活不怕掏力,真心实意给群众造福,这样才会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不这样,在群众面前就过不了关。”曾有记者问他:“你人生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他风趣地笑着说:“我平生有3件痛快事:一是下着大雨,光着脊梁淋着雨在地里干活最痛快;二是为刘庄、为集体干成一件事最痛快;三是看到刘庄富了,全国的农民都富起来,我心里最痛快。”

不论是仰慕者、知心者,还是质疑者、反对者,在他的事迹面前,往往会由衷地感佩史来贺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感叹那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他这个人做到了,他过人、超人、感动人、震撼人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毫无疑问,来自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对共产党以及当领导的人民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他有了这样融汇共性、富有个性的主心骨,所以他红的自然,红的坚定,从而也就红的长久。

二、史来贺红的自然与坚定

史来贺虽然上学不多,只读过两年私塾,后因家里穷而辍学,但年青时候学毛主席著作下了真功夫,可谓活学活用了。他深切体会到:“毛泽东思想是一回事,我们自己领会又是一回事,要真正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必须同本地实际相结合,这样就能把事情办好,毛泽东思想就会发扬光大。否则,再好的思想,也办不好事。所以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比如在1958 年“大跃进”时期有一个口号,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亩产小麦7000多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而这时的史来贺没有随大流,很有“主心骨”,很有自己的主见。他已经感到,这是浮夸风,是吹牛大比赛。公社虽然派人来刘庄坐镇,要他“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的“跃进”目标,但史来贺不理这一套,在强大的压力下,史来贺只搞3亩“试验田”,其他土地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3亩“卫星田”亩产仅130公斤,连种子都没打够。在以后各种非常时期,史来贺都表现得相当镇静,他靠着自己的胆识,坚定认识,把刘庄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得到了全村人的赞扬和拥护。倘若史来贺没有“主心骨”,别人“大跃进”,他也“大跃进”;别人“放卫星”,他也“放卫星”,那么,刘庄人民心中树起的榜样,还能岿然屹立于今天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农村陆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周边省、市和附近社队都在忙着“包产到户”“分田单干”。面对这种情况,究竟是分还是不分?刘庄又一次面临着重大抉择。刘庄当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格局,村办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经占到全村劳动力的2/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已经占到集体经济总收入的70%。如果将已有的村办企业分包到户,好端端的集体企业完全有可能立马散架;如果将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专业化的平整好的大片土地分包到户,也势必划得七零八落,难以更好发展。以史来贺为代表的刘庄人经过反复思考,决心不随大流,不跟着人家搞一刀切,而是从本村具体实际出发,采取“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工协作、奖罚联产”的新体制,以新组织的农工商联合社为经济实体,将本村现有的农、工、商、牧、副业等统一起来,实行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农业由41名农业工人承包经营,如今只有19人。所有村办集体企业都实行统一经营、统一调配的管理机制。这样,就达到了两全其美。如果不是史来贺善于根据具体情况,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那么,这位共产党员的楷模,还能保持50年而不变色吗?

现实生活中,“要有主心骨”有时是件并不轻松的事情,但多年以来史来贺做到了。他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有很高的认识能力,在风风雨雨中,能分辨出大是大非,抛弃谬论,跟着真理走;是因为他始终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听风不跟雨,始终走自己的路;是因为他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的利益,把发展经济永远放在集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正因为如此,刘庄才成了中原首富村,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小康”目标。

史来贺对于自己的主心骨,不是装出来的,那是他深思熟虑之后发自内心的信念使然,加上他出身于穷苦家庭,从小受苦受难,后来在党组织教导下练就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使得他的主心骨既自然,又坚定。史来贺自1952年12月起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刘庄自1960年起成为全国农村先进典型。作为刘庄带头人,也作为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史来贺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自1952年起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当选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当选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担任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并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半个世纪之中,原来齐头并肩的许多农村先进典型,一时有人飞黄腾达,一时有人黯淡寂灭,一时有人饮罪落马,而史来贺成为一个善始善终的楷模。他没有一时的惊天动地,他没有大起大落,他以和平年代里的一贯先进而著称,以乡村常态下的强韧奋进而享誉,直至为73岁的人生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三、史来贺红出个人与集体智慧

我们经过多年的多种实践发现,集体智慧不能靠物质利益,靠金钱获得,在革命队伍里,革命精神是智慧,是最有效的凝聚力,后来我们在国际跨国公司里发现,那些成功的大企业的秘诀不是金钱至上,而是企业的使命、理念,是企业文化在起根本作用。

史来贺在带领全村老百姓发展农业时,也正是依靠思想、依靠信念,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史来贺认为,“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正确理解的一个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集体经济是存在,它需要集体主义来维护。集体主义起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最大优势是把全村资源聚集起来加快发展”。

史来贺还认为,“共同富裕要有共同理想”,这也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正确理解的一个结论。中国走的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的社会存在。这就决定了人民必须树立共同理想这样的社会意识。有了共同理想,就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他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史来贺又认为,“农村现代化要有农民知识化”,这还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正确理解的一个结沦。农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它只能用新的社会意识来指导完成。史来贺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采取有力措施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科技知识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史来贺的3个观点,他所采取的措施,完整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从而也构成了刘庄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样也就焕发了刘庄人强大的干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刘庄坐落在黄河躺卧过的一片古老河床。千万年大河泥沙淤积的莽莽平原,保存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知中原而知天下。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原因,这片土地有幸成为当代党和国家决策者的一块试验田,他们在这里测试土壤、温度、气候,播撒时代的品种,收获历史的经验和教训……1957年,在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握着刘庄植棉能手史来贺的手说:“希望你们高产再高产,给全国树立个榜样”;1958年,毛主席到与刘庄相邻的七里营视察,提出了著名的口号“人民公社好”;1981年开始,党中央又持续关注刘庄的乡村改革进程,一连数载,逐年汇报,逐年批示。

史来贺明白,在发展空间广阔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大棋盘上,刘庄要出一条依靠集体、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之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每年都亲临视察,刘庄屡屡接受着殷切的重托;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刘庄也时时承受着探究的瞩望。史来贺一眼看到底:“如果农民一直过不上幸福生活,那就是咱共产党员没本事!”

为此他铁了心。1930年7月出生于赤贫之家的他,从小饱受地主的欺凌、土匪的劫掠,还有无尽无休的涝旱盐碱灾害,曾眼睁睁看着亲人病饿而死,自己也两次无钱治病差点夭亡。因此,他一辈子情有独钟的就是怜惜穷苦百姓。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不渝,是因为共产党为穷苦大众谋利益;他之所以为穷苦大众彻底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就是这样的一种逻辑组合、一种血肉组合,使他的政治志向至纯至大至坚至刚。在看电视剧《巍巍昆仑》,当剧中出现毛主席挥毫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时,他霍地站了起来,满眼热泪叹道:“毛主席啊,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他的七里营大姐家富裕一点,毛滩三姐家穷,大姐对三姐言语不屑,于是他经常只去毛滩,几乎从不去七里营。他先后考察了日本中小企业和美国医药业,在满目繁华背后发现的一大弊端,就是贫富两极分化。而刘庄人说:“在咱村,是集体致富,不漏一家。全村每户人家,老史谁也不让过不去,谁家日子不能过了,他都过去拉一把。特别是对困难户,格外看得重,恐怕他们过不好。”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史来贺和两个儿子的才能,单干完全可能成为富翁,但他说:“个人富了,大多数人还穷,吃饭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好觉呀。集体搞好了,群众富了,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所以,毫不奇怪,为了探求一条农民共同富裕的理想之路,他充任了一个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开拓者、负使命者、集大成者。

史来贺是一位率性的中原汉子,素来光头,布衣布鞋,粗喉大嗓,最舒坦的事,就是光脊梁在雨地里扑腾,或是热馒头蘸辣椒就白开水。平时喜怒都挂在脸上,不掖不藏,记性又好,训起人来一抖落一串儿,叫人心服口服。但有许多时间,他都潜伏在深处。村民们说,一年365夜,俺们全村都睡了,只有老书记成夜成夜不睡,为俺们操心。长期失眠的史来贺,一次吃4片舒乐安定都不管用,养成了昼夜睡眠颠倒的习惯。于是夜夜灯下,一个农民总在一间村舍里沉思。多少真谛精髓,多少惊涛骇浪,尽在不言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这一幅“静夜思”,是史来贺人生中最具意味的画面,也是刘庄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图示。尤其是身涉高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的20年里,坐乡下而观天下,四面来风,八方汇涌,他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以丰富的社会经验洞幽烛微,顾大局、识大体,时时保持判断的清醒,掌握行动的分寸。从这一点上说,他也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一名精神角斗士。而他的所有参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使刘庄始终能够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典型。

史来贺特别强调正确处理3个关系:一是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二是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三是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50年来,刘庄注重实事求是,既不刮风,也不跟风,在正确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无论顺风逆水,无论激流险滩,没有迷失过奋斗的宗旨,没有偏离过发展的方向。大凡了解一些当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有多么不易!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它在关键时刻的不变与变。

刘庄的不变,保证了变。虽然在一些重大关头,不变比变要困难得多、艰险得多。农业合作化后期,刮起“小社并大社”之风,史来贺毅然坚持“一村一社”,在上级一度不予承认的情况下,保存了羽翼未丰的村集体经济;“文革”期间,他也受到过冲击,但他不气馁、不灰心丧气,并带领刘庄于此时拉开了集体工业的序幕;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刘庄认真领会中央政策,因地制宜,实行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每个重要关头,不变都是险招,非扛鼎之力难以为之。然而,正是这一次一次的不变,免去折腾,少走弯路,未伤元气,才赢得了今日刘庄的大好局面。

刘庄的变,是一往无前的。这使周围乡村谈之色变,流传的村谣都是“想吃啥去陈庄,想出力去刘庄”。闺女们多年不敢嫁刘庄,先是怕穷苦,后是怕艰苦。在“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的家底上,史来贺带领干部社员大干苦干,把破碎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了肥沃良田,实现了粮棉双高产,1960年代末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又发展集体工副业,办起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奶粉厂、造纸厂,盖起社员集体新村,1980年代初成为实现小康的“中原首富”;1985年开始,更是在全省乡镇中率先兴办高新技术产业,以医药工业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兴旺发展。到2000年,在村党委、村委会、农工商总公司的领导下,355户1616人的刘庄,固定资产达9.1亿元,年总产值8.8亿元,年纳税4529万元,人均纳税2.8万元;人均年收入7500元,加上住房、上学、看病等20多项集体福利,实际收入约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不久还将第二次整体搬迁入住集体别墅新村;全村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

有位记者看到2001年底的一份《史来贺书记对刘庄调查研讨的谈话》。这5000字全是史来贺的原话,交由全体村民讨论,仿佛他与每个人促膝交谈。他讲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讲假如刘庄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不存在了,变成非集体经济,比较起来会出现的问题;讲刘庄要沿着集体经济继续前进。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别、选择好的领导人、内部机制改革、竞争上岗、家庭再分配等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按劳按效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的方案。他把刘庄的未来呈现在村民面前,那样慎重,那样热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掰开揉碎地讲着讲着,恨不得把一颗滚烫的心都呕出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史来贺的一颗红心,连外乡人都无不为之感动,何况刘庄的老百姓呢!可以想象,这样的干部领导下的村民,怎么会没有智慧,怎么会没有干劲,怎么可能干不出成就呢?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2003年史来贺去世以后,刘庄依然保持着它已有的发展势头,依然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刘庄人正按照老书记的嘱托,千方百计保持刘庄的“红常青”!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浅谈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