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在农村中学实施的探索

2009-06-24韩生祥

关键词:一题变式心理

韩生祥

农村中学存在教学设施滞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等实际困难,如何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推进新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要达此目的笔者以为关键是要落实好“稳定”、“改革”、“创新”三大原则。

一、“稳定”原则,就是摈弃传统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继承有持久生命力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长期以来,本人一直致力于传统教学中的变式教学的尝试实践,对于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对教学过程中的定理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换,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常用的变式策略有:

1,引申变式,一题多探,激发思维的深刻性。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将习题引申。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题多探”深入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2,图形变式,一图多变,启迪思雏的发散性。“一图多变”加强几何图形间的联系,扩大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3,类比变武。多题一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类比变式”能引导学生从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来认识和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多题一解”,会一题,会一类题,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4,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变式教学不仅是题目的变式,也体现在解法的多样性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题多解”标新立异,独具匠心,将会使学生思维空间宽广多向。促使思维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二、“改革”原则,笔者以为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二是教学评价的改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归根到底包括①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教”到“引”,这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②知识技能的掌握——从“满堂灌”、“书山题海”到“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和理解,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课程标准》)强调自我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对数学本质的领悟。③教材观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材变成老师引导学生走进知识殿堂,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④教学内容——要从“繁、难、偏、旧”中解脱出来,突出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算理的教学,突出课标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的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与学生之闻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作为农村中学的老师也要顺应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唯分数论”,以“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具体策略有:①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涉及个人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②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设计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设置一些探索题与开放题,以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③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尤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④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提问、课后访谈、活动报告等,多采用激励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创新”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由此可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创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以创造一种“愤悱”的境界,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

2,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和想象的部分。事实上,学生在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的情境时,往往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其而使之完善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精心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这样的题型,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最近发展区”,维持学生的探究心理。

教学研究表明:难度太大或太小,都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动力,只有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维持学生的探究心理,进而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呢?教师首先要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谈话或教学经验等多种途径,分析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能力已经形成,再根据教学要求,编制出一系列问题作为台阶,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使每一个问题难度都落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维持学生的探究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新课标的形势下,面对农村中学的实际,坚持“稳定”“改革”“创新”的原则。锐意教改,定会使我们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一题变式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心理小测试
例谈基本不等式的变式应用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