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巧解古诗鉴赏题
2009-06-24罗卫东
罗卫东
2008年江苏实施新高考,新高考中诗歌鉴赏主要从理解、分析综合来考查,以唐宋诗词为主,分值是8分。2009年古诗鉴赏分值由8分提高到10分,增加的2分主要是加强了鉴赏能力的考查。面对新的高考,不少学生感到古诗鉴赏越来越难,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表述。其实鉴赏,就是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对作品的意境、情感、思想的再创造。因此要解决好古诗鉴赏题,就要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中心,弄清各类手法,而寻找好突破口是解决好古诗鉴赏题的不二法门。具体归结为下列三步:
一、明确对象。从景物上寻找突破口
古人说过“诗言志”,“言为心声”。诗歌的创作总是作者心志的表露,是作者情感的显现。而作者要创作诗歌,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来表情创意,所以弄清楚所写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把握其中心。
1,找准人和事,直接从诗歌中人的所思所想和言语举止来把握诗歌的主体情因。
如例1: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第三句不难看出,诗人一个人,约了一个朋友来下棋,时间已经过了夜半,但是左等右盼却不见朋友的踪影,心情显然是十分的焦急。因此家家雨就显得更加的烦闷,处处蛙更是多么的恼人,无聊之中只得拿起棋子闲敲桌子,乃至震落了油灯的芯花,足见诗中人物的无聊之极。
2,辨明景和物,从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来品评诗歌特有的内在情感。
如例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却包含了落日、苍山、寒天、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归人等八种事物。我们可以设想:诗人独自奔波于荒山之中,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四周黑洞洞的,哪里是归宿?好容易走到投宿人家的篱笆旁边,听到汪汪的狗叫,方知主人归来。虽然天气恶劣,家境贫寒,但有了家,也就有了归宿有了依靠。主人夜归拨动了诗人的心弦,于是更怀念起自己的家了,诗人的所感所想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品评意境,从情感上寻找突破口
意境是作品中特有的一种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领略作品的艺术特色。
1,作品的意境有的朦胧,有的明朗,有的直露。有的含蓄,这就要我们去好好体味,细细咀嚼。
如例3: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建德江一带,风景优美,诗人的笔致也是那么清新。但我们仔细品味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所流露的并不是喜悦之情。移舟停泊。足见并非一日;她处荒寂之地。已知无处可投;暮霭苍烟,前途渺渺,未免又增添许多异乡飘零的愁闷,“客愁”而说“新”,自然还有旧愁;逐日奔波,旧憨未尽,泊舟荒渚,新愁又生。有不少茫茫身世的感慨。诗人独立船头,茫然四望:在莽莽的旷野里,只有上面一个蓝灰色的天空,下面一片黄褐色的大地,无止境地向远方伸延;在极远的地方,稀稀的有些树影;天地是这样寥廓,自己却孑然一身,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近处船舱之外,江水清冽,只有月亮来相亲近。这种寂寞的境况不问可知了。旅途的孤独凄凉,蕴涵在字里行间,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真正体味出诗歌的意境,才能切实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什么样的景,显现什么样的情,什么样的情,才会写什么样的景。作者常常借助一定的景物,设定特有的场景,创造出特定的意境,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
如例4: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傻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首诗是回忆李白的,诗中写到了庾开府,写到了鲍参军,还写了渭北和江东。作者要写的是李白,但如果直接说他如何如何,相当难表达。诗中正是借与庾开府、鲍参军的比较,从而写出了李白的诗像庾开府那样清新,像鲍参军那样俊逸,对李白的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而“渭北”是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是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春天树”“日暮云”是平常景物。地名的交代,景物的揭示,正是思念之情的表露。
三、分析技巧,从手法上寻找突破口
诗歌的创作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技巧。无巧不成书。诗歌更是如此。诗人正是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的。有了一定的技巧,诗歌才能生动,形象,耐读。
1,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想象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典故运用等等。
如例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怀念家乡兄弟们的作品。这时诗人初到长安,生活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一切是那么的生疏。心情自然是寂寞的,因此时常怀念家乡的温暖。特别是“每逢佳节”,别的人热热闹闹过节去了,诗人心里就更加寂寞凄凉了。于是加倍地想念家中的亲人了。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去写自己如何如何地思念,而是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显然并非是眼前之景,是诗人想象中虚构出来的情节,却说得像确有其事似的。诗人的高妙就高妙在这个地方:明明是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不说自己想念,而说家乡兄弟们在节日中怀念自己。正是这个想象的运用,把“倍思亲”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2,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夸张、对偶、拟人、互文等。
如例7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昊,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在古代是宝,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以白玉为最贵。白玉做的壶是晶莹洁白的,但谁能把心贮放在玉壶之中?在热血沸腾的胸膛里能有冰块似的心吗?这都是世界上不可能有的事。把冰一样的心贮放在白玉做成的壶中,真是“表里俱澄澈”,纤尘不染了。多么生动多么形象,作者巧借这个比喻,表明自己的心迹。他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愿同流合污,用这个奇特的想象,来表达很难表达的感情,使人一读就能理解,而且根据各自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所以就这几个字,却含有无限的内容,这就是诗人所以出奇制胜的地方。
3,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而记叙则是记述事情的过程,描写是为了突出诗中的形象,议论和抒情是点明题旨,揭示形象。这在现代文中学得比较多,是不难理解的。
其实,诗人的创作并不是一种方法单独运用,常常是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因此,要真正理解诗歌内容,必须仔细辨别,多方考虑,才能把握其特点。
如例8: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作者要表达的是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情绪。而词中没有一句是直写的,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1)借代修辞:“绿”代指叶,“红”代指花,而“肥”和“瘦”则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2)设问修辞:一问一答,层层拓展,步步深入;(3)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正是这些绝妙的表达技巧的运用,才使得这首词生动,形象,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