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2009-06-24高艳勤

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试卷命题考查

高艳勤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湖北省全面展开,为了适应和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和展开,处于过渡阶段的新高考在命题范围上不再一味地强调教材知识,而是用课程观、历史知识观取代了原来的教材观。具体说。高考强调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而不仅仅是教材上的知识,很多不是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也会考,甚至很多答案书本上也无法找到。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拓展教材之外相关的历史知识,就成为广大教师和考生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认真分析高三历史的几次大型调考题和近三年的文综历史题,对拓展教材外的相关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帮助。高三调考题是专家精心打造,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能力要求都贴近高考。这些调考题提供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新角度、新思路。无论是题目还是答案,很多是对教材历史知识的有效拓展。近三年的高考题更是如此。

现在,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目标立意,改革的力度很大。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就是分析、理解能力。因此,高三学生认真分析调考、高考历史试卷,能够巩固教材知识。起到二次复习功效,还能够有效拓展历史知识,并且也能够锻炼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可谓“一石三鸟”“事半功倍”啊!

然而,如何对高三历史试卷进行科学有效地自我分析呢?这就要做到“i个分析一个对策”。“三个分析”是指分析历史试卷本身的特点、分析自己应考的得失、分析教师评讲的情况。“一个对策”是指在了解历史试卷的特点,自己考试的得失和教师评讲的情况后,如何安排下一阶段的复习,如何应对下一次的考试,如何在高考中胜出。具体如下:

一、认真分析历史试卷的本身特点

2009年湖北省高考文综一位总分215分的考生谈及对2009年高考历史题的感受时说:“由于在复习时做过去年试题,大约知道高考历史题的难度,所以在看到今年历史试题的时候,心里还是比较有底,对于题目的难度,我感觉今年绝对不低于去年。”这位考生由于考前认真分析过2008年的高考题,对2008年的高考题难度有清醒的认识,故在面对2009年的高考题时,心里有底,能很从容冷静地面对高考,所以发挥得很好,

高三历史大型考试都是学科权威、命题专家耗费了很多时日,精心设计而成,在命题思路、题型设计、能力标高、双基考查、情感体验等方面都能很好的贴近或接近高考,对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有很好的导向和诊断作用。作为高三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所谓命题意图,就是命题老师设计这个题目的用意。也就是说命题者想考查哪些历史知识,想检测考生的何种能力?想让考生得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认识?一般来说,历史科目的命题程序简单地说有三步:主题、情景、设问。主题就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说明》要求的三个基本目标:基础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和情感体验。情景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设问指考查方向,要求灵活、多样,角度要不断变换。命题者总是先想好了考什么(即命题的主题),如哪些知识点何种能力什么情感,然后才来考虑如何考(即命题的形式),如提供什么样的新材料、新情景,设计什么样的新问题,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考等等。因此,高考历史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都是服务于命题意图的,一定程度上通过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反推命题的意图。

考生审题、答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反推命题意图的过程。考生根据题目的内容形式确定答题的内容,答题的内容只有与命题的意图最大限度重合才有可能得高分。如果考生考试时能“见题知义”,想到命题老师出题的意图,那么关于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就找到了,这样答题内容就会接近标准答案。考试中就能胜出。

2分析命题者选题的史观

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都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以文明史观统筹其他史观,以文明史观为主。文明史观研究历史反映了我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用文明史观研究历史已经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确认,过去只从阶级斗争看历史的方法无法解释很多历史现象。国内历史教育泰斗级人物刘宗绪强调:“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去看历史,实际上是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总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抱着这样的历史观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就把握了真谛,也有利于真正接受祖先留下的历史遗产,有利于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命题者选题使用的史学范式,就能够揣摩出命题者确定的考试主题、选择的历史材料类型、设计历史答案方向、考查的试题角度等。这对于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于现行统编版历史教材还是沿用阶级斗争史观在编排,研究命题者选题的史观可以对所学教材知识得出全新的认识。从另外的理论高度把握历史教材知识。

3分析命题者要考查的能力

历史考试到底要考查考生哪些能力这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但是归纳起来是这样几种能力:历史阅读能力、历史的阐释能力、历史的鉴别评价能力。贯彻这三种能力的核心是历史的抽象思维能力即思维能力的深度、广度、灵活度和创新度。一套试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哪种能力,通过什么样的知识点,什么样的角度来考,这需要考生认真琢磨,看看自己在哪个方面有差距,在以后的备考复习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无用功。

4分析命题者考查的具体知识点

大型历史考试题所选考的知识点是专家们精筛细选的。到底考了哪些知识点?从哪些角度在考?自己对这些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知识之间有哪些横向、纵向联系?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考试后。最好采用列表的方法把历史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找出考查的角度,写出知识间的关系。看看自己哪些真正掌握了,哪些还需要重新认识。

5分析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方法

这主要是针对材料题。材料题是现在高考的主打题型,该题型很能考查出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低。然而,材料题也最难,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这就要需要考生认真分析材料题的设问角度和方法,一般而言,找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本质、特点等。考生可以把组合材料结合起来看,大致遵循以下思路。是什么(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什么(原因)——怎么样(经验、教训、启发、意义、影响)。围绕题眼结合材料设问角度认真梳理材料,基本上就能找到解题的线索和思路。

6认真研究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修正自己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如果说学习历史有捷径的话,那么研究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向标答学习,就是捷径。要分析答案有哪几个要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要点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要点分为几个方面,要点是用哪些关键词来表述的,要点和书本之间关系有多大,要点需要用文综知识解决吗?要点、知识点、设问的角度,三者的统

一关系如何。通过分析标准答案,来锻炼和修正自己的历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渐悟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认真分析应试得失情况

认真分析考试得失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分析自己的作答情况

历史试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单选和文字题,分数比重一般在48:52,考完后考生可以对比分数比重看出单选和文字题的得分情况。一般来说,高考总分文综历史在75分,就算好成绩。所以分数构成36+36之上,就是好成绩。单选题做得好,说明基础知识基本过关。文字题没做好,说明对材料题的理解和解题方法欠缺,需要针对训练,加强自己解题能力。

2分析错误的具体原因

题目做错了肯定有原因。考完后,逐题分析每一道错题。错在哪里?一般来说错误类型有五类:一是知识记忆不清,想不起来;二是对历史知识理解错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三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没有掌握,缺乏灵活运用;四是非智力失误导致错误;五是能力上的差距,确实是能力无法达到,导致思维空白和思维欠缺。

只要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克服,对症下药,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水平。

3对照历史答案,分析差距,找到改进方法

考生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知识性差距的有哪些?能力性的差距有哪些?方法性的差距有哪些?会学习的考生经常琢磨标准答案,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思考作答的思路、方法、途径。反思自己在哪个思维点上发生分叉,偏离了标准答案,引起偏差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思维才能正确地接近标准答案?经常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个人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提高。

三、认真分析老师的讲评

1分析老师提供的数据

考后老师一般会提供该试卷的难度、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以及错误最多的题和错误最少的题。通过分析老师提供的数据,可以对整个试卷的信度、难易度、区分度有个基本认识,做到客观、公正地认识试卷,从而正确地对待考试和成绩,正确地对待考试和平时学习的关系。

2分析老师重点讲的题目

分析老师讲解的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试题考查了哪些历史能力,试卷中的哪些试题类似高考题、哪些试题类似平时练习题。对老师重点讲的题目要弄懂。抓住了重点题目,就抓住了重点知识。

3着重分析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拓展

看看老师如何讲“审题”。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找准题眼(题中的关键字、词、地图符号),弄清题意,找到答题的切人口,打开解题的思路。

分析老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要注意老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总结的题型解题规律。分析老师如何“拓展”相关历史知识。老师讲解题目时会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由此问题联想到若干相近相关的彼问题:由此知识点联系到许多相同相似的其他知识点。

4分析老师讲解的答题“规范”

高考阅卷非常强调答题规范。要求考生注意语言表达要点化,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具体要求有:①表述完整、准确;②条理化、要点化;③语言规范,言简意赅;④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四、备考策略

在平时的备考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文明史观,用文明史观梳理教材历史知识。高考的指导史观主要是文明史观,我们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试卷,也要用文明史观来分析历史教材。达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2做好查漏补缺。考试所反映的问题,需要花时间有针对性地解决,找到弱域。

3把握好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的主干知识反映历史的进程,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把握好教材的主干知识,这样在考试时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做好“针对性训练”。在平时备考学习中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做好针对性训练。只要训练到位,能力就能有所提高。

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跟练功是一个道理,隔行不隔理,万事相通。如果考生平时注意自我分析历史试卷。熟悉历史试卷的自身特点,认清个人的能力情况,牢记老师讲评的思路、方法、技巧、规范,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那么面对新的历史考试就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

猜你喜欢

试卷命题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下一站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