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国学 亲近国学

2009-06-24

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问国学学术

饶 超

二十世纪初。“国学”日渐兴起。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转型期,在关于西学与中学的争论中,出现了康有为、章太炎、粱启超等一连串名字,“国学”红极一时。但对今天的人们来讲,这些都已是陈年老黄历了,是很遥远的记忆。

直到2005年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高调宣布成立国学院,并于同年10月16日隆重举行了揭牌暨开学仪式。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嘉璐亲临现场,何兹全、任继愈等国学大师热情致辞,季羡林、饶宗颐、叶嘉莹等学界泰斗出任学术顾问,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亲任院长……。一时间,叫好声、质疑声见诸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普通老百姓不晓得这些知识分子们都在辩论些什么,但却记住了纪宝成这个响亮的名字。仿佛一夜之间。“国学”降临到我们身边,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

一、什么是国学

即便如此,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国学依然蒙着一层神秘面纱。似乎跟《诗经》《易经》《三字经》有关,又让人想到酸秀才满口“之乎者也”的憨态。其实,专家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学术界至今也没能给出个标准答案。

有人说,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是对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统称。也有人说,国学专指研究经史子集的学问,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季羡林先生生前提出了“大国学”概念:“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这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是立足新时代,具有大视界的战略概括。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现任院长纪宝成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指的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学问。具体说来,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于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了解、继承弘扬的重点。

二、国学学什么

国学首先是一门学问,学习国学就是研究学问,它跟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学科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目前,国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供照搬学习。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人大国学院的国学教学在内容上以经史子集为主,着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校实行本硕连读的6年学制,硕士毕业后还可以继续读博士。按照“新型国学”的定位来构建学科体系和设置具体课程,开设以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模块的数十门课程,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经典、元典。也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等现代学科以及外语等。

学院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有:《诗经》研读、《论语》研读、《周易》研读、《老子》研读、《庄子》研读、《孟子》研读、《楚辞》研读、《史记》研读、《汉书》研读等经典研读;有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等基本功训练:有乐府诗研究、杜诗研究、宋词研究、陶渊明研究、李白研究、敦煌文书研究、西域史研究、先秦诸子研究、朱熹研究、王阳明研究、宋明理学研究等专题研究等等。此外,人大国学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作能力,专门开设有写作课,学习创作古典诗、词、曲、赋等。学院每年都要举行学术论文比赛、文学创作大赛和游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笔者认为。国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象征着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华国学的宗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英时在反思当今国学现状的时候说:国学失去了它的生存载体;只剩下孤魂在游荡。这缕孤魂就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代代相传的伟大抱负和担当意识。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再到当今无数为民请命的知识分子……国学精神从未中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复兴国学尤其要重视对国学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三、学完国学干什么

对于学生来讲,毕业之后终究要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好坏也是很多大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国学专业也不例外,学完国学能从事什么工作?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国学学生的适用领域是非常广的。国学人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大有用武之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许多单位的公文公函都写得学理丰富、文采斐然,这说明那时的‘秀才们有学养、有底蕴。显然,现在的机关、企业乃至社区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需求是多大?再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见到我国台湾的南怀瑾先生,他问我开办国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说,主要是把丢了的东西捡起来,培养国学人才,接续文脉。他直截了当地说:这还不够。要培养国学人才。培养学问家;更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出将人相的人才。这样看来,治企治校、治县治市、治国治军都需要国学人才。同任何学科一样,只要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不愁没有出路。”

事实也正如此。目前,人大国学院已经有了第一批毕业生。他们当中。有人从事新闻事业,有人跃身商海自主创业,有人选择了从政,也有部分人坚持学术理想,读博继续深造……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国学学生,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学问国学学术
“垂”改成“掉”,好不好?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学术